今天是:
江西省能源研究會

新能源和雙碳政策簡報(01.29-02.04)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4-02-04    瀏覽:3705
【字體:
國家政策及要聞


01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02
工信部等七部門《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1月29日)
把握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重點推進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六大方向產業發展。在未來能源方面,研發新型晶硅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相關電子專用設備,加快發展新型儲能,推動能源電子產業融合升級。



地方政策及要聞


01

近日,2024年2月全國各地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價格陸續公布。2月起,浙江、上海、江蘇等多數地區不再執行尖峰電價,導致峰谷電價差明顯縮小,僅有河北、山東、青海仍執行尖峰電價。本月湖南峰谷電價差為全國最高、為1.31元/(kW·h),較上月的最高1.6元/(kW·h)降低了18.2%。整體來看,共有17省區峰谷電價差超過0.7元/(kW·h),22個省區超過0.6元/(kW·h)。廣東、青海、寧夏、甘肅等少部分地區峰谷電價差呈現上浮。


02
陜西發改委、能源局《陜西省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5年)》(征求意見稿)(近日)

到2025年,新型儲能步入規?;l展階段,力爭并網新型儲能總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培育壯大壓縮空氣、液流電池儲能等新型儲能。在750千伏夏州、蒲白等缺乏轉動慣量支撐的供電區探索發展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等新型儲能。鼓勵獨立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發揮調峰頂峰作用,全年完全調用充放電次數原則上不低于260次,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機制按相關市場規則執行。


03
河北省發改委《關于制定支持獨立儲能發展先行先試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1月27日)

參與競爭的獨立儲能電站容量原則上不低于100MW、滿功率持續放電時長不低于4小時,2024年1月1日前省級批復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可放寬至不低于2小時。


04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2024年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1月29日)

支持新增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增配新能源規模,支持工業園區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勵燃煤機組靈活性改造,鼓勵自建、購買儲能或調峰能力配建新能源項目。制定新增大型用電負荷綠電應用實施細則,對拉動工業經濟增長作用明顯,符合國家及自治區產業、能耗、環保等政策要求,且年用電量不低于50億千瓦時的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制定高比例綠電供應解決方案。


05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北京市新型儲能電站建設管理辦法(試行)》(1月29日)

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內建設(包括新建、改建和擴建)的額定功率不低于500千瓦或能量不低于500千瓦時的新型儲能電站(抽水蓄能除外)的規劃、備案、審批、設計、施工、驗收等有關工作。


06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工商業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1月29日)

主要從以下4方面對浙江省現行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進行調整:(一)調整峰谷時段。統一大工業電價用戶和一般工商業電價用戶峰谷時段。(二)試行重大節假日深谷電價。(三)調整浮動比例。(四)分階段執行。結合目前工商業用戶計量現狀,大工業電價用戶先行執行。


07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2024年一季度全省經濟工作實現"開門紅"的若干政策措施》(1月29日)

文件提出,推動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更多出力。制定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支持措施。


08
浙江省人民政府《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1月30日)

推動全省工商業用戶進入電力市場,力爭市場化交易電量達到3300億千瓦時左右,中長期交易電量占比不低于95%,推動工商業電價在原有基礎上穩中有降。促成企業綠電交易達到60億千瓦時以上。


09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1月30日)

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22萬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6539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個百分點。電力生產供應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人均發電裝機容量自2014年底歷史性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歷史性突破2千瓦/人,達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在2023年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過50%,煤電裝機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預測到202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達到32.5億千瓦,同比增長12%左右,2024年新增發電裝機將再次突破3億千瓦,其中,新能源發電裝機將再次超過2億千瓦。


1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關于地區新能源產業項目落地相關政策》(1月30日)

以共享儲能路徑落地的,通過谷時在公網上充電,峰時向公網送電,獲得電價差。需要強調的事項:共享儲能項目不配置新能源裝機規模;儲能規模不小于5萬千瓦/20千瓦時(4小時);獨立儲能容量電價補償不含租賃部分容量。


11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1月31日)

逐步對大型公共建筑進行電氣化改造。加強與電網的銜接與協調,推動智能微電網、蓄冷、儲能、彈性負荷調節、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



國際動態


01

俄羅斯“Inter RAO”電力公司董事會成員亞歷山德拉·帕尼納近期透露,2023年俄羅斯對我國的電力出口量出現了明顯下滑。相較于2022年同期的46億千瓦時,今年俄羅斯的電力出口量僅為31億千瓦時。帕尼納承認,這一數據明顯低于2022年創下的紀錄。


02

近日,日本政府宣布了一則有關氫能方面的消息,計劃在未來15年內投入3萬億日元用于補貼清潔氫能生產,旨在幫助日本國內能源企業打造供應鏈。


03

國際能源署高級分析師海米·巴哈爾日前表示,中國已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者,其可再生能源產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這不僅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中國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的榜樣”。巴哈爾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國,生產了全球約80%的組件。這推動過去十年太陽能組件價格下降了80%以上,有助于世界各國擴大太陽能光伏部署。



04

近日,德國太陽能硅片生產商NexWafe表示,公司已成立美國子公司,用以評估在美國開發建設數GW級太陽能硅片生產設施的可行性,計劃的硅片初始產能目標是6GW,美國硅片廠的建設地點和相關的區域激勵措施還未確定。NexWafe將把EpiNex生產技術應用到美國硅片制造計劃中,該技術也將在NexWafe位于德國比特費爾德的工廠中使用,目前德國工廠正在建設中,計劃年產量250MW。


05

1月26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在評估液化天然氣出口對氣候變化、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影響時,暫停新項目審批。拜登政府此舉旨在回應環保人士的關切,他們擔憂液化天然氣出口工廠的建設將導致化石燃料在未來幾代人中持續燃燒。


06

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運營啟動儀式29日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來自老撾政府、中方企業和媒體單位的百余人出席活動。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將在老撾政府監管下,作為老撾國家電網運營商,負責投資、建設、運營老撾230千伏及以上電網和與周邊國家跨境聯網項目。



觀  點


01

Wood Mackenzie:2024-2032全球光伏年均新增約350G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日前,Wood Mackenzie預測,到2024年,太陽能行業將從高增長行業轉向增長較慢、成熟的行業。根據pv雜志獲得的一份新報告的預測,與過去十年快速增長相比,未來八年年均增長將持平。2024年至2032年間,全球光伏擴張預計將達到平均每年350吉瓦;峰值將在2025年和2030年達到,新安裝的太陽能發電廠約371吉瓦。
報告稱:“截至2024年,該行業已正式度過拐點,其特點是增長放緩。全球太陽能市場仍比幾年前大很多倍,但隨著行業成熟,增長放緩是正常的?!??!霸诠夥鲩L的新時代,光伏企業需更加勤奮和專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將加劇,效率對于保持盈利至關重要?!?/span>
Wood Mackenzie表示,這種新的增長模式是由幾個關鍵市場推動的。到2024年,中國太陽能市場的銷量可能會略有下降。雖然它將繼續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但預計它將萎縮,因為對電網基礎設施的投資與項目增長不同步,因為大型太陽能裝置的定價安排發生了變化,而且分布式光伏裝置的增長正在放緩。
歐洲2022年和2023年的光伏增長率分別為38%和26%,預計未來五年將以4%的年均增長率增長。報告指出,隨著能源危機的消退,零售價格上漲,分布式太陽能裝置的增長放緩,以及電網基礎設施的容量限制,是導致增長放緩的原因。美國平均增長率在2019年至2023年間達到約27%,預計在2024年至2028年間將降至6%。然而,Wood Mackenzie預計《通脹削減法案》將于2024年全面生效。此外,分析師預測,這將為分布式光伏帶來更多發電廠規模的太陽能項目和效益。此外,到2024年,美國組件產量將增加近兩倍,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40吉瓦的產能。
該分析公司還預測,太陽能行業將在2024年面臨“清算”。市場擴張主要由中國推動,僅中國的組件制造能力就幾乎是全球需求的三倍。這種供應過剩正在將中國組件價格推至歷史低點,Wood Mackenzie表示,更便宜的中國組件將挑戰許多國家建立垂直整合的國內太陽能供應鏈的計劃。Wood Mackenzie預測,許多計劃中的制造設施將無法實現,而現有工廠將因利用率下降而面臨維持業務的壓力?!斑@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眾所周知,太陽能行業是一項出了名的困難業務。但這個行業也從未如此之大。隨著全球需求增長放緩,制造商需要一如既往地創新才能生存,“報告稱。

02

研究認為到2030年電池成本或降到32美元/kWh~54美元/kWh- 中國儲能網 劉伯洵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RMI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電池成本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大幅下降。這份報告稱,電池成本到到2030年可能會降至32美元/(kW·h)~54美元/(kW·h)。該公司還表示,頂級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600W·h/kg~800W·h/kg。
RMI公司在報告聲稱,由于電池能量密度提高、電池成本下降以及電池需求的指數增長,這一目標將會實現。自從鋰離子電池在1991年推出以來,電池產量每增加一倍,電池價格就會下降19%。RMI公司分析了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在內的所有電池應用總需求,并觀察了自從1991年以來電池產量每增加一遍,其平均成本下降19%。隨著時間推移,電池成本將不斷下降。
報告稱,“隨著市場規模增長,電池單位成本不斷下降,質量不斷提高。電池成本和能量密度都處于這一發展軌跡上:電池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下降19%~29%,而電池能量密度的增長率為7%~18%。按照這個趨勢,到2030年,電池成本將降至32美元/(kW·h)~54美元/(kW·h),頂級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600W·h /kg~800W·h/kg?!?/span>
RMI公司還表示,電池需求也呈指數級增長。隨著一些行業需求達到飽和,增長率開始放緩,電池在2010年之后成為交通行業的一項可行技術,導致了電池市場增長復蘇。自從2014年以來,電池需求以年均41%速度增長,每兩年翻一番。隨著全球電池市場規模的擴大,促進了能量密度的上升和成本下降。其結果是電池需求呈指數級快速增長。
該報告稱,“電池需求呈指數級增長,這是電池需求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推動的。這種效應將會減少對全球化石燃料的一半需求,并有助于減少交通和電力行業碳排放,推動實現能源轉型目標?!?/span>

供稿:緯景儲能政策研究院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