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并發表特別致辭。李強表示,中國正在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現在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輛,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來自中國。中國還將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生活等領域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孕育的投資和消費市場據測算每年將達到十萬億元級,潛力巨大。同時,李強就重建信任、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提出: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破除各種綠色壁壘,共同推進綠色轉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1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2.9%,占出口總值的58.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增長29.9%。
1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922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89091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2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第二產業用電量607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用電量16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35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
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2024年計劃制定100項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標準。大力發展氫能、儲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提升落后產能能耗、環保等要求,加快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河南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河南監管辦《關于河南省2024年電力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1月12日)
1月14日,珠海金灣區平沙鎮一公司發生火災。所幸消防救援人員很快到場,將火撲滅?,F場無人被困。據了解,此次火災過火面積約5㎡,火災燒損若干鋰電池及雜物等,財產損失2萬余元,現場無人員傷亡?;馂脑驗樵摴镜谌龑屿o置房東北側鋰電池自燃引發火災。
1月16日,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3年,浙江全社會用電量6192億千瓦時(度),同比增長6.78%,這是浙江省年用電量首次超過6000億度。其中寧波市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1031.8億度,同比增長6%,成為浙江首個用電量破千億度的城市。2023年,浙江全社會用電量增長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趨勢。從一季度增長0.63%到上半年增長5.39%,再到三季度末的5.83%,最終以6.78%增速收官。能源結構方面,2023年,我省新增新能源裝機978萬千瓦,全年新能源發電量406億度,同比增長31%。
1月16日,國網冀北電力公司消息,截至目前,冀北電網新能源總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占電源裝機的76%,居全國省級電網首位。2023年,冀北電網全年新能源發電量已達820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已占冀北電網電源發電總量的51%,首次成為電量主體。預計“十四五”末冀北電網新能源裝機超8000萬千瓦,占本地電源總量比例將超80%。
支持開展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穩步拓寬先進儲能項目示范應用,優化構建儲能商業模式。鼓勵企業開展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融合項目示范,對已并網投運且實際投入500萬元以上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儲能配置時長不低于2小時的,按照儲能設施裝機規模給予200元/千瓦時的補貼,對單個項目最高補貼300萬元。
2024年上半年,綠色電力交易電能量電費根據各時段交易電量總和及綠色電力電能量平段交易價格開展;下半年具備條件后,綠色電力交易電能量電費分別按照峰段、平段、谷段及各時段對應價格開展分時段交易正式結算。環境溢價(綠證價格)由市場主體通過雙邊協商方式形成。環境溢價(綠證價格)價格下限為0,為體現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暫不設置價格上限。
山東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能源和產業轉型的若干措施》(1月17日)
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核能等新能源發展;促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等傳統能源轉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儲能建設;建立和完善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消納的市場機制。
到2027年,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健康穩定,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構建形成“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及應用”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硅料產能保持全國領先地位,高效電池片關鍵共性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組件產能穩步提升,行業產值規模超過5000億元,建成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
1月12日,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啟動會以視頻形式順利召開。雙方對工作組順利啟動予以高度評價,并就能源轉型、甲烷、循環經濟、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重點合作領域工作進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雙方商定將按照《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共識,在工作組機制下繼續保持密切溝通,交流互鑒,深入開展務實合作。
1 月 16 日,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可再生能源將在 2025 年初超越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將增長近50%,達到近10億千瓦。這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將占據主導地位,預計分別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29%和26%。而煤炭發電則將下降至25%,失去其長期以來在全球電力市場的主導地位。
1月17日,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消息稱,將對德國能源公司GETEC ENERGIE GmbH展開收購行動。收購完成后,其在德國以及歐洲的電力和天然氣業務板塊將實現擴充。為了進一步使其能源供應多樣化,以實現到2050年凈零碳排放的目標,bp于2022年收購了總部位于美國的電力和天然氣零售商EDF Energy Services。此收購擴展了bp在美國的天然氣和電力交易的業務,還將幫助其通過bp Pulse品牌整合不斷擴大的風力發電和電動汽車充電組合。
近日,根據OPEC的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強勁增長。這一預測與OPEC認為未來二十年石油使用將持續增長的觀點相符,但與國際能源署等機構的預測形成對比。據了解,國際能源署預測隨著世界轉向更清潔的能源,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
日前,中國電力建設集團(PowerChina)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建造了一座480MW的太陽能發電站,該電站項目是智利目前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據悉,項目占地435公頃,采用由一家未公開的制造廠商提供的882720塊太陽能電池板建造而成。
研究認為儲能項目所有者應關注長期合同并保證收入來源-中國儲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