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出臺農村地區公共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專項支持政策,加大用地保障,加大配套電網改造升級力度。鼓勵條件適宜地區結合充電設施建設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形成綠色充電一體化系統。
國家發改委《電能質量管理辦法(暫行)》(1月10日)
該《辦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四條提到;新(改、擴)建的新能源場站、10 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的分布式電源和新型儲能應當在接入電力系統規劃可研階段開展電能質量評估,配置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采取必要的電能質量防治措施。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重點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綠色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
加快新型儲能應用推廣。支持寧德市充分發揮新型儲能對能源消納的支持能力,推進“電源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示范項目,擴大儲能應用領域和使用規模。鼓勵寧德市儲能制造企業與省內新能源項目加強對接,探索推進新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按承諾與儲能設施同步建成、同步并網,鼓勵各類已建、在建的風電和集中式光伏項目自愿配建儲能設施。支持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建設,打造光儲充檢試點。支持加大工商業儲能和家用儲能產品開發應用,推進工商業儲能試點。
根據通知,本次共公示19個項目,合計規模達3.1GW/7.7GWh。本次公示項目,技術路線包括磷酸鐵鋰技術、先進絕熱式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全釩液流電池技術。
推動新型儲能規?;l展。培育和集聚新型儲能標桿企業,布局儲能示范及產業化項目,推動新能源+儲能產業發展。探索午間谷電,拉大峰谷價差,支持用戶側儲能發展。
1月9日從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3年,西藏實現外送電力25.7億千瓦時。清潔能源發展迅猛,截至目前西藏電網清潔能源總體占比超90%,其中水電53.72%、光伏36.32%、風電1.4%,基本實現清潔能源供電。
據央視新聞1月9日報道,自2010年11月我國啟動疆電外送以來,新疆累計外送電量達到7408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外送電量突破2100億千瓦時,占到總外送電量的近三成,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7152萬噸。
1月9日,河南工信廳發表了對省人大代表“關于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進一步提升建材行業節能降耗水平的建議”答復,文中指出,大力推廣光伏發電、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氫能等非化石能源替代技術、生物質能、儲能等技術在建材行業的應用。
到2025年、2030年,力爭實現各設區市新型儲能投產規模不少于新增新能源裝機的15%、20%。到2035年,力爭實現全省新型儲能投產600萬千瓦以上。
開展綠電消納利用提升行動。加快推進蒙西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展蒙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試點。政策還指出,實施增量配電網消納新能源試點。2024年,全區新增新能源發電并網裝機規模力爭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夯實“智能調度”基礎,發揮電網要素配置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納。政策還提到,加強電網企業對新能源市場化消納項目用電的系統備用支持,合理保障用電負荷正常運行。結合新能源發電并網規模增長,逐步提高高載能行業、外向型產業用電負荷電力市場新能源電量交易比例。開展自治區電力市場綠色電力交易。
統一大工業電價用戶和一般工商業電價用戶峰谷時段。春秋季(2-6月、9-11月)電力供需總體平穩,峰谷時段擬調整為高峰、平段、低谷等三個時段。其中,高峰時段共7個小時,平段時段共7個小時,低谷時段共10個小時;夏冬季(1、7、8、12月)電力供應仍較為緊張,峰谷時段擬調整為尖峰、高峰、平段、低谷等四個時段。其中,尖峰時段共4個小時,高峰時段共7個小時,平段時段共3個小時,低谷時段共10個小時。意見還提到,調整峰谷電價浮動比例,大工業電價在平段基礎上尖峰上浮98%,深谷下浮80%;一般工商業電價在平段基礎上尖峰上浮65%,深谷下浮80%。
加快推動虛擬電廠建設。市電力公司要進一步挖掘電動汽車、中央空調、數據中心、儲能、分布式發電等實時可調資源,實現虛擬電廠規模不低于50萬千瓦。
支持綠色微電網建設,結合新型儲能、儲熱等多種技術路線,推動熱電聯產、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儲能一體化系統建設。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鼓勵企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實施能源低碳化改造,推動園區有效利用余熱余壓資源、提高清潔能源消費占比。
近日,據智庫Carbon Brief分析顯示,2023年英國化石燃料發電量同比下降22%。2023年英國化石燃料發電量為104太瓦時,是195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自2008年達到峰值以來,英國化石燃料發電量已下降了三分之二(199太瓦時),其中煤炭下降了115太瓦時(97%),天然氣下降了80太瓦小時(45%)
1月6日,法國能源轉型部長阿涅絲·帕尼耶-呂納謝接受采訪表示,她將在下個月向政府提交一項法案,建議2035年前將化石燃料在法國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從60%以上減少到40%。帕尼耶-呂納謝在概述計劃中的法國能源主權法案時表示,雖然草案不會明確規定首選技術,但預計法國將建造更多核反應堆。
1月8日,歐盟委員會批準德國一項總額為9.02億歐元的國家援助計劃,支持瑞典北方伏特公司在德國建立電動車電池廠,以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工業的挑戰。根據德國向歐盟委員會通報的計劃,德國將向北方伏特公司直接撥款7億歐元,并提供2.02億歐元擔保,支持后者在德國北部海德市建設先進高效的電動車電池廠。電池廠年產能將達60吉瓦時,將于2026年投產。相關款項將在2025年12月31日前發放。
當地時間1月9日,歐盟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化服務局稱,2023年成為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并且多項關鍵氣候指標破紀錄。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氣溫達到14.98攝氏度,比之前的最熱年份2016年高出0.17攝氏度,比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間氣溫水平高出1.48攝氏度。
1月9日,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新一輪統計數據。2023年1-11月,全球登記的電動汽車(EV、PHEV、HEV)電池裝車量約為624.4GWh,比2022年同期增長41.8%。從2023年1-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企業來看,中國企業依然占據六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孚能科技替代了欣旺達入榜。六家中國電池企業市占率達63.7%,較1-10月整體市場份額小幅增加0.4個百分點。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市占率之和依然過半,達53.1%。
如何將戶儲系統與車輛到家庭系統相結合-劉伯洵 中國儲能網
南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創建了一個模型,可以優化車輛到家庭(V2H)系統和住宅太陽能+儲能系統的電力交互。他們聲稱,車輛到家庭(V2H)系統可以降低16.7%的充電成本。車輛到家庭(V2H)是一種能量轉移模式,住宅用戶可以使用他們的電動汽車的電池為家庭中的電器設備供電。他們解釋說:“這項研究為擁有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和電池儲能系統的家庭用戶提出了一種家庭能源成本新的優化方法。為了實現對電價敏感的家庭能源管理,我們考慮了多地點電動汽車充電和日常駕駛需求,合理安排電動汽車充電和車輛到家庭(V2H)活動?!?/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