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化所支部訊)2019年3月29日,應化所支部在所會議室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支部全體在家黨員和部分職工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道德講堂的主題是“上善若水,處事為人之道”,通過講解水有七善,來提高黨員同志的自身修養,堅持正確的為人處事之道,提升文化自信。
《道德經》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大家在齊誦經典之后觀看學習了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韓鵬杰教授的講座視頻。韓教授在講座中指出《道德經》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古人通過借水為喻體,言簡意賅的揭示了為人處世的“七智”,做到這七條,方能和水一樣“不爭,幾于道”,隨后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多角度解讀“上善若水”的深刻內涵,學習“天”、“地”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精神,最后指出現代人也要像水一樣,找準自己合適的定位,在今天的物質社會不要輕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與影響,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說話要講信用,要善于把握大勢和時機,盡量做力所能及的事。
通過本次道德講堂活動,大家都深有感觸,認為堅持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是一個人長遠發展的基礎,同時都認為文化學習是值得長期堅持的,這對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提升整個社會的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下一篇:我所李韋偉團隊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