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評價資訊

江西省科學技術廳關于變更省級科技成果登記機構的通知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4-05-28    瀏覽:5024
【字體:

各設區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充分發揮科技中介機構在科技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全省科技成果的宏觀管理,根據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國科發計字[2000]542號)規定,經研究,決定自2014323日起,省級科技成果登記機構變更為省科技情報研究所,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不再直接受理省級科技成果登記申請,改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文獻中心統一辦理。

特此通知。

附件:關于辦理省級科技成果登記的有關規定

 

                               江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4321

 

關于辦理省級科技成果登記的有關規定

 

科技成果登記是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科技成果統計、轉移、擴散、轉化、推廣、獎勵、保密等科技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掌握我省科技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之一。為貫徹實施科技部印發的《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國科發計字[2000]542號),落實省科技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省級科技成果登記工作的通知》(贛科發成字[2010]49號)精神,強化科技成果登記制度實施,規范科技成果登記管理,保證及時、準確和完整地登記科技成果,特作如下規定:

一、科技成果登記辦理程序及要求

1、執行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含專項)產生的科技成果應當登記;非財政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記;涉及國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國家科技保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不按照本規定登記。

2、科技成果完成單位進行科技成果登記,需按直屬或屬地關系經相應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門推薦,報送省科技情報研究所(登記機構)進行科技成果登記,不得重復登記。

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單位(人)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

3、省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申請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經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在《江西省科技廳網站》和《江西省科學技術成果公報》上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之內未有異議的或異議期后異議已解決的予以登記,由登記機構發給《科學技術成果證書》,并上報國家科技部登記和統計。

4、自公布之日起30日之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布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及推薦材料真實性和成果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等持有異議的,可以書面形式向登記機構提出,逾期不予受理。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簽署真實姓名;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提出異議的個人或者單位應當提供有效聯系方式。以匿名方式提出的異議一般不予受理。

5、異議由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負責協調,由有關推薦單位協助。推薦單位在接到異議通知后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核實異議材料,并將調查、核實的情況報送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審核。

6、凡存在爭議的科技成果,在爭議未解決之前,不予登記。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發現弄虛作假,剽竊、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注銷登記。

二、科技成果登記的范圍

(一)凡經過評價或視同評價的科技成果可進行登記:

1、通過科學技術鑒定的成果(含新產品)和科技計劃驗收或評審的項目。

2、已獲得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證書和行業準入證明,或正式頒布實施的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等視同評價科技成果。

視同評價科技成果的專利權人、或植物新品種權人、或行業準入項目第一完成單位、或技術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名列第一)應當是在贛的中國公民或組織。

在贛的中國公民或組織是指:“公民”指在經江西省有關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機構、企業、組織工作或戶籍在江西的公民;“組織”指經江西省有關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機構、企業或組織。

3、其主要代表性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者學術專著所正面引用或應用的基礎理論成果。

(二)以下項目不在科技成果登記受理范圍:

1、列入國家、省部、市廳級星火計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廣)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計劃、科技富民強縣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科技條件平臺建設計劃、省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專項資金等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計劃項目;

2、列入省部、市廳級科技計劃指導性項目;

3、列入國家、省部、市廳級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未通過整體驗收或鑒定的項目(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項目除外);

4、列入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項目,未通過整體結題的項目;

5、國家、省部、市廳級科技計劃結題項目(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除外);

6、科普項目(含科普圖書、科普電子出版物、科普音像制品等);

7、未列入國家、省部、市廳級軟科學研究計劃的軟科學研究項目,或雖列入軟科學研究計劃但未經科技部門組織評審的項目;

8、省內和中央在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自行組織的科技鑒定項目;

9、省外單位作為成果第一完成單位,未與我省機構、企業或組織合作完成的項目,或未在江西實施的項目;

10、無效發明專利項目。

三、科技成果登記須滿足的條件

1、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2、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3、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4、不涉及國家秘密;

5、不存在成果權屬爭議;

6、成果完成單位具有法人資格。

以上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四、辦理科技成果登記須提交的材料

(一)經科技成果管理部門組織鑒定的科技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名稱、成果完成單位、成果完成人應與鑒定證書一致。成果完成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或《新產品鑒定證書》的紙質件。其中鑒定證書封面必須加蓋完成單位、組織鑒定單位公章;“主要研制人員名單表”欄目必須加蓋組織鑒定單位公章。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

3、研制報告的紙質件。

4、成功應用(用戶)證明的紙質件。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二)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科技計劃下達部門組織驗收的科技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名稱、成果完成單位、成果完成人員應與驗收證書一致。成果完成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科技計劃項目驗收證書》的紙質件。驗收委員會(組)專家應當不少于5位。驗收結論對科技創新成果必須是持肯定性意見的。必須附有按照貢獻大小排序的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情況表,并加蓋組織驗收單位公章。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

3、研制報告的紙質件。

4、查新報告的紙質件。查新報告必須是經科技行政部門認定的第三方查新機構(與項目完成單位不是同一法人)出具的,且查新結論必須明確了該項目具有新穎性。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

5、成功應用(用戶)證明的紙質件。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三)已被國家授予發明專利權的視同評價應用技術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成果名稱應與《發明專利證書》專利名稱一致。表中所列第一成果完成單位應與《發明專利證書》所列權利人一致(專利權利人為個人的除外);排名前3位的成果完成人必須是發明專利發明人(當該發明專利發明人為1人的除外)。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發明專利證書》的紙質件。應當是有效專利。專利權人應是在贛的中國公民或組織??梢灾惶峁陀〖炘?。若專利權利人為個人的,須提交在贛注冊的機構、企業、組織工作或戶籍是江西的證明材料,即在贛工作單位證明或個人身份證的復印件。

3、發明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的紙質件。紙質件可提供復印件。

4、成功應用證明的紙質件。即投產應用一年以上的投產應用(用戶)證明。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四)已被國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的視同評價應用技術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應與權利證書一致。成果完成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植物新品種權證書的紙質件。植物新品種權屬人應是在贛中國公民或組織。紙質件可提供復印件(驗原件)。

3、研制報告的紙質件。

4、成功應用證明的紙質件。即投產應用一年以上的投產應用(用戶)證明。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取得有關許可證,且經主管行政機關批準(行業準入)的視同評價應用技術成果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取得許可證的項目為新藥、醫療器械、動植物新品種、食品飲料及添加劑、壓力容器、疫苗及生物制品、新飼料添加劑及預混料、農藥、化肥、獸藥、基因工程技術和產品等。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應與批準文件或證書一致。成果完成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新藥證書》、《醫療器械準入證書》、《植物新品種審定證書》等主管行政機關審批、審定證明文件(有效期內)的紙質件。經主管行政機關批準的項目第一完成單位應是在贛的組織。必須附上按照貢獻大小排序的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情況表,并加蓋第一完成單位公章。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驗原件)。

3、研制報告的紙質件。

4、成功應用證明的紙質件。即投產應用一年以上的投產應用(用戶)證明。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六)正式頒布實施的技術標準視同評價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第一完成單位、第一完成人應與已出版發行的國家、行業標準文本中所列的主要起草單位、主要起草人一致,且第一完成單位應是在贛的組織。成果完成單位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經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并正式發布實施(已出版發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文本的紙質件。紙質件可只提供復印件。

3、“×××標準起草研制報告”的紙質件。

4、標準管理機構組織的標準評審情況材料的紙質件。應蓋有標準管理機構公章。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

5、必須附有按照貢獻大小排序的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情況表的紙質件。成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情況表應當按照貢獻大小排序,并加蓋第一完成單位公章。成果第一完成單位、第一完成人應與已出版發行的標準文本中所列的主要起草單位(名列第一)、主要起草人一致。第一完成單位應是在贛的組織。紙質件必須是蓋有本單位紅章的原件。

(七)基礎理論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第一成果完成人應當是在贛中國公民,且至少是1篇(部)以上“代表性論文、專著”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其余成果完成人應是“代表性論文、專著”作者。成果完成單位應是“代表性論文、專著”作者所在工作單位,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了的主要代表性學術論文、學術專著的紙質件。學術論文應提交論文全文;專著應提供首頁、版權頁、文獻頁及核心內容原文。論著不超過5篇(部)。紙質件可以是復印件。

主要代表性學術論文、學術專著若是外文的,還需提供中文譯文的紙質件。具體要求是:(1)提交的外文論著不超過3篇(部)的需提供1篇(部)的中文譯文的紙質件;提交的外文論著4篇(部)以上的需提供2篇(部)的中文譯文的紙質件。(2)提供的中文譯文紙質件,應當至少有1篇(部)是第一成果完成人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第一成果完成人應當是在贛中國公民。(3)全部外文論著的:論文或專著名稱、刊物名稱、年代、刊物期號、論文所在頁碼、第幾作者的中文譯文的紙質件。

3、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者學術專著所正面引用的證明的紙質件。主要代表性論文專著研究內容被國內外同行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以及專著中他引的引文不超過5篇(部)。他人引用,是指本項目“代表性論文專著”作者之外的其他作者的引用。代表性論文專著所列全部作者之間的引用,屬自引,不得提供。引文應提供引文首頁和引用頁、文獻頁;專著應提供首頁、版權頁及引用頁、文獻頁。包括經科技行政部門認定的查新檢索機構出具的“主要代表性論文專著”他人引用檢索報告證明紙質件(自引的引用不得提供)。紙質件可以是復印件。

研究內容被國內外同行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以及專著中他引的引文若是外文的還需提供以下中文譯文的紙質件:(1)論文或專著名稱、刊物名稱、年代、刊物期號、引文所在頁碼、作者姓名(可是外文)、作者國籍、作者單位的中文譯文的紙質件。(2)科學結論他人引用內容所在自然段整段的中文譯文的紙質件。

4、獲得國家級、省級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課題,必須提供課題結題證明的紙質件。紙質件可以是復印件。

(八)軟科學研究成果

1、《科技成果登記表》的電子版和紙質件。格式采用由國家科技部統一制定的。表中所列成果完成單位、成果完成人員應與評審證書一致。成果完成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2、《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證書》的紙質件。其中評審證書封面必須加蓋完成單位、組織評審單位公章;“主要研究人員名單表”欄目必須加蓋組織評審單位公章。紙質件可以只提供復印件。

3、研究報告的紙質件。

4、采納應用證明的紙質件。即研究成果結論被國家或省、或設區市政府部門采納應用(即已納入有關文件或已付諸實施)的證明。紙質件必須是蓋有紅章的原件。

五、科技成果登記方式

成果登記采取電子文檔和紙質材料分別報送的方式進行。其中,電子文檔的《科技成果登記表》采用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系統中的“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系統”上報功能?!皣铱萍汲晒怯浵到y”軟件在《江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下載中心”中的“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欄目或《國家科技成果網站》上下載。錄入相關信息,打?。?/span>“打印”為功能鍵)《科技成果登記表》2份(其中自留1份),數據導出(“導出”為功能鍵)形成cgsbqy.zip上報壓縮文件(無需重命名、重新壓縮),將壓縮文件發至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文獻中心yerong7228@163.com電子郵箱。

《科技成果登記表》及相關材料紙質件各1份報送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文獻中心。

六、科技成果登記地點和聯系方式

報送地址:南昌市省政府大院北二路53號省科技廳大樓四樓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文獻中心;郵政編碼:330046。

登記機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創新資源共享服務科

  人:劉書玲、王潔

聯系電話:0791-86296194、82058280

管理部門: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

聯系電話:0791-86253639、86255126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