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進展
當前位置: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進展

《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文章:抓重點攻難點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來源:科技戰略研究所    更新時間:2025-03-12    瀏覽:2419
【字體:

2025年310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葉楠博士文章:抓重點攻難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F將全文轉載如下:

 

實現新型工業化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關鍵任務。今年1 月,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方案》提出,努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制造業強省。新型工業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深刻把握其時代特征與核心要義,通過發展模式轉型和發展路徑創新,全面激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動能。要抓重點、攻難點,聚焦“三維發力強根基、三化融合促轉型、三路共進拓空間”,推動新型工業化在質的提升上取得新成效。

聚焦點、線、面三維發力。 ” 就是聚焦重點企業,推動好興企賦能,提升引領帶動能力。大力培育更多具有市場主導力、創新引領力、群鏈帶動力的鏈主企業,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鼓勵產業鏈頭部企業不斷做強做優主業,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加快成長為對產業生態有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和對產業鏈節點有控制力的領軍企業。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深入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擴大先進產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線”就是聚焦重點產業鏈和集群,做好強群固鏈,提升產業能級量級。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扎實推進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強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未來產業育鏈, 持續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產業鏈價值。全力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強化集群專業化配套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大力推進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和產業集群鏈式化發展,加快產業資源流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深化產業鏈融通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面”就是聚焦重點產業園區,做好擴面強基, 提升蓄勢賦能水平。構建主導產業明晰、空間布局合理、創新活力迸發、資源高效利用、產城深度融合的園區發展體系,建強新型工業化主陣地。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理順管理體制,增強開發區承載能力,推動開發區進位趕超、能級提升。強化產業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提升園區設施和服務標準化水平,推動同質低效產業園區整合升級,構建高水平、專業化的產業服務支撐平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產業園區。

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把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作為構建高能級產業鏈集群的關鍵抓手,抓住國家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大機遇,引領、撬動、賦能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新一代通信網絡為基礎,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加快建設與工業場景深度融合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夯實新型工業化數字底座。深入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加快建設智能工廠,支持企業部署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等智能制造裝備,加大對5G、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對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售后服務等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全流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支持工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技術集成應用實現生產模式創新,推動全產業鏈、供應鏈、各行業貫通發展。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大力建設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園區,推動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

堅持多鏈融合、基礎再造、內外循環三路共進。一是多鏈融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促進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高度集聚和融通共享。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打造有組織的關鍵技術攻關新模式,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水平;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加快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加速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構建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依托“三鏈”平臺大力聚集人才, 構建多元化、多層次人才鏈,營造高品質人才發展生態,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二是基礎再造。把工業“五基”(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 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攻方向,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聚焦產業斷點堵點卡點,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加快突破基礎產品、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工程化、產業化制約環節,著力構建“一條龍”應用推廣體系,建設鏈條穩固、上下游配套、創新活躍的產業基礎生態。大力推廣“三首產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為自主創新產品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創造良好環境。強化質量標準品牌建設,加強質量標準、技術標準體系、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內外循環。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動各產業各環節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網絡,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產業鏈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促進貿

易便利、強化要素保障、優化服務機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承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資源和先進產業外溢,推動思維理念、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公共服務等方面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接軌。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大市場,優化口岸平臺功能,進一步提升內陸地區通關便利化水平,構建完善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與服務鏈,助力優質產品開拓海外市場。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