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進展
當前位置: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進展

《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文章:鍛造中藥材“江西名片”

來源:科戰所 饒德明    更新時間:2020-07-22    瀏覽:9153
【字體:

 2020年7月22日,《江西日報》學與思板塊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饒德明博士文章:鍛造中藥材“江西名片”?,F將全文轉載如下:

QQ圖片20200722160712.jpg

 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礎。壯大江西中醫藥特色優勢產業,離不開好的藥材。鍛造中藥材“江西名片”,恰逢其時。

 首先,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中醫藥產業發展指示的要求。去年5月,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指出,“要聚焦主導產業,鑄鏈、補鏈、強鏈,做優做強做大中醫藥等產業,力爭打造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其次,機遇當前,不可錯失。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治療方案因其治愈率高和低后遺癥等獨特臨床價值,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6月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占比達到92%,以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血必凈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等為代表的中成藥,臨床療效確切,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促進了核酸轉陰,提高了治愈率。中醫藥產業發展面臨難得的窗口期。

 第三,江西在中藥材種植方面有優勢。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顯示,江西共有超過3500種中藥材,資源豐富。江西優越的生態環境和類型多樣的土地資源奠定了大力發展綠色生態中藥材種植業的基礎。

 鍛造中藥材“江西名片”,應有問題意識。要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江西中藥材種植中存在的效益不高、種植規模與產業發展不匹配等問題,實行源頭治理。

 突出區域特色,發展道地品種。道地藥材,貴在地道,只有源自特定產區才能獨具藥效。一是精選擇優培育,選育本地野生中藥材品種進行馴化栽培種植,建設規范化的優質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形成本地特有的道地中藥材優勢品種,從根本上保證道地藥材的地道。二是加大道地藥材種植,加大對“三子一殼”、覆盆子和草珊瑚等道地藥材的規?;鸵幏痘N植,提高道地藥材和特色藥材的市場供給能力,抵御市場風險。三是開展道地藥材“一縣一品”建設,以優勢資源為依托,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以企業為主體,培育壯大一批中藥龍頭和重點骨干企業,打造更多像商州枳殼、廣昌白蓮、余江夏天無、樟樹吳茱萸等道地藥材地理標志。四是發揮我省生態文明優勢,依托森林藥材科技示范基地,推廣原生態、仿野生栽培、野生撫育規范化種植技術,打造綠色中藥材“江西名片”。

 規范采收加工,強化質量監管。中藥材采收和產地加工是影響中藥材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的關鍵環節,是進行中藥飲片生產的前提。一是提倡科學合理采收。大力推廣藥材規范種植技術,建議組織我省農業院校和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對藥農開展中藥材加工理論和技能培訓,指導他們根據中藥材生長的季節、雨水條件以及生長的年限等進行科學高效地采收,保證藥材質量。二是推廣產地加工。根據中藥材種類和性質,選擇科學合理的產地初加工方法,改進產地初加工技術,積極推動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與炮制一體化,降低加工成本,保證中藥材來源和質量。三是強化生產加工管理。建立完善的、全過程的中藥材生產質量標準控制體系,開展中藥材質量監測工作,發展第三方中藥質量評價機構,培育中藥材種植、加工示范基地,引導企業形成中藥材種植、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樹立良好的行業誠信,提升我省中藥材的市場競爭能力。

 構建流通體系,打造交易中心。當前,國內外市場和中醫臨床對優質中藥材的需求與日俱增,我省應當利用樟樹“中國藥都”的影響力,打造輻射更廣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加快占領國內外中藥材市場。一是加快完善中藥材物流體系,加大對藥產地道路、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布局中藥材物流基地。同時,改善配送設施,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協調性,避免因裝卸搬運造成損壞,提高中藥材交易的滿意度。二是推進“互聯網+”模式,引導互聯網電商與中藥材產業深度整合,培育集中藥商貿、電子商務、物流倉儲服務、質量追溯功能和數據服務為一體的“互聯網+中藥材”新業態,實現產地與消費終端直連。三是打造品牌交易中心,突出藥都樟樹中藥材資源集散、物流配送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地位,帶動南昌、九江、吉安、贛州、上饒等地,形成接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點面聯動、輻射全國的格局,打響江西藥材品牌,實現我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