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江西日報》(要聞版)頭條以《專業化眾創空間春意盎然》為題報道我院科創空間。以下為報道全文:
專業化眾創空間春意盎然
本報記者 宋 茜
近日,我省最大的VR互動體驗科普中心在省科學院科技園眾創空間大樓內落成,其虛擬現實增強技術、3D圖形引擎開發、人機交互等技術,均為省科學院自主研發。目前,省科學院正以此組建省級VR工程技術中心和VR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我省VR產品提供展示平臺和技術支撐。這也是省科學院科技園依托自身創新源頭,打造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專業化眾創空間,吸引更多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有益嘗試。
省科學院科技園主任劉峰說:“與普通眾創空間相比,專業化眾創空間有一些突出特征,如擁有創新源頭,往往依托科研院所、高校、龍頭企業等主體來建設;其資源共享基礎好,尤其能高效配置和集成各類創新要素實現精準孵化。”
江西璞晶科技有限公司以建材微晶石研發為主。2015年入駐科技園后,通過眾創空間的技術支撐服務平臺,以省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為技術依托,完善了一批高附加值的微晶石產品技術,項目已吸引各類投資2.5億元,將在全國改造、新建20條生產線。
“我國眾創空間發展已進入了新階段。省科學院2015年就先人一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精心打造了這個集孵化器、眾創空間、成果轉化中心為一體的科技園,鼓勵科技人員邁出創業第一步。”劉峰說。
真金白銀投向了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省科學院在全省科研院所中率先出臺《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實施細則》,規定將院成果轉化凈收益的70%獎勵科研人員;對有志于在職和離崗創業的人員,允許靈活選擇3年離崗和在崗兼職兩種方式。
外聯內引,院內外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院生物資源、微生物、能源、應用物理、應用化學、科技戰略等6個研究所和5個省級研發平臺,以及省科學院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知識產權機構全部對接科技園;海納百川,與銅冶煉及加工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硅基LED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和優勢科技創新團隊攜手,配備了157套大型試驗儀器設備,幫助入園企業加強技術研發、產品測試、科技情報分析等服務。
搭建平臺,創業場所實現了“零成本”。眾創空間擁有800平方米的公共技術服務大廳,2400平方米的創業空間,可為創業的科研人員提供“研發設計、孵化、技術交易、投融資”等一站式保姆服務,園區一年內免收房租、水電、寬帶、物業等費用,免費代辦工商注冊、銀行開戶、財稅代理等。
專業化眾創空間不僅應具備完善的專業化研發條件,還必須具有互聯網線上平臺、創新創業導師、創業投資基金等要素,與建設主體之間具有良性的互動機制。
由于社會資本不愿意投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項目早期和前端,科技園決定聯合國內外天使投資基金,打造股權投融資服務O2O模式平臺,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第一公里”難題。短短一年,省科學院科技園就引進國科控股、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旺群(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風險投資基金,獲得天使資金投資1.3億元。
與中科院共建創新創業培訓基地,成立中科院聯想學院江西分院,以市場需求倒逼創業人才集中培訓,也是省科學院科技園的創新之處。今年4月,省科學院科技園舉行了2016中國科技創業人才投融資集訓營(江西專場),在集訓營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江西企業創辦人,可優先推薦到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也將優先獲得信貸扶持及金融服務。目前,科技園已舉辦各類創業培訓22場次。
以產業導向、市場需求為核心,科技園有了提高科技創新轉化速度的底氣。通過努力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基地”的全鏈條服務孵化模式,園區已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三板上市企業2家。省科學院科技園還聯合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協會、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市政府共同組建中科院(江西)科技產業基地。
專業化帶來的是發展的累累碩果。2015年,省科學院科技園免費為65家入孵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2項,解決關鍵技術攻關8項,實現技術服務費收入120萬元;幫助在孵企業獲批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重點新產品等國家級科技項目支持17項,申請發明專利16項。2015年,科技園獲批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6年初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當前創新創業越來越重視科技元素,科研院所創辦的眾創空間理應向科技型、專業化發展,更大程度地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省科學院院長王曉鴻說。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9/08/content_366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