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文章:加快高素質產業工人培養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2-02-17 09:18:38    瀏覽:3283

2022年216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馮雪嬌博士、陳耀飛博士文章:加快高素質產業工人培養?,F將全文轉載如下: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創新江西的奮斗目標,產業工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骨干力量。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施,大數據、5G、區塊鏈等全面融入智能制造,對產業工人的創新能力、職業素質提出了新要求。緊扣我省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加快高素質產業工人培養,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必須答好的一道題。

貼近市場需求,提升產業工人創新能力。一是教產融合定向培養專業產業工人。根據我省產業實際,支持建設具有產業特色的技工(職業)院校和開設特色專業。探索院校與企業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機制,以產業實際需求的崗位技能為核心,開設專業課程,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并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技術創新變化,動態調整課程設置,與時俱進地培養復合型產業工人。二是加快“數字工匠”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對接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管理、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技能領域,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產教融合聯盟和數字產業人才培育基地,培養一批應用型技術人才。三是暢通高校與企業高素質產業工人互通機制。建議在我省一些地方院校進行試點探索,安排部分編制招聘產業“贛鄱工匠”進高校,給予高素質產業工人更大發展空間,讓其成為高校與企業間的橋梁,發揮其打造特色鮮明產業工人隊伍的獨特作用。

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一是建議實施江西“贛鄱首席產業技術工人”制度,樹立理念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產業工人標桿。鼓勵企業開設“首席產業工人”職位,參照首席科學家制度,實施技術由“首席產業工人”全面負責模式,以此扭轉社會對于制造業屬于低端崗位的偏見,促進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制造業。二是助力產業工人由“工”變“匠”。支持技工(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常態化開設“回爐再造班”,以思想理念、職業精神、行業通用及適應性技能技術、通用數字技術等為課程內容,提高工人技能與崗位匹配度。引導各培訓主體開展創新培訓,提升培訓實效。建立辦班機構、送培企業補貼獎勵制度,有效降低企業和個人培訓成本,激發各主體積極性。三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樹立產業工人新風采。定期組織勞模、工匠大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辦勞模先進事跡巡展等活動,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社會、進園區、進企業、進一線,樹立“勞動筑夢、技能強省”理念,增強產業工人對工業強省的主人翁意識。

完善創新生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一是實施精準的產業工人技能評價。落實人社部印發的《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文件精神,根據不同類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點,實行差別化技能評價,突出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關鍵生產技術難題能力。給予企業高級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權,加大對技術工人創新能力、現場解決問題能力和業績貢獻的評價比重。政府對工匠級高級技工,可給予一定的崗位津貼和福利,并納入科技、發改、工信、人社等部門專家庫,享有項目評審權、人才評價權等權力。二是暢通產業工人晉升通道。探索“藍領”與“專技”崗互通的職業發展通道機制,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專業技術職務相互銜接、相互轉換制度,破除產業工人技能人才不能參與職稱評定的束縛,支持符合工程系列職稱評審條件的高技能產業工人參加職稱評審。三是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激勵機制。對企業引進的高技能人才,在科研資助、醫療保障、住房等方面,可給予與我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同等待遇。支持重點規上企業探索對在“中華技能大獎”“振興杯”“天工杯”等省級及以上比賽獲獎、對企業有突出貢獻、身處關鍵崗位關鍵工序的高級產業工人,實行協議薪酬制、持股分紅、專項特殊獎勵,建立高級產業工人與企業成長共擔共享的長效激勵機制。(科技戰略研究所  陳耀飛供稿)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