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 > 成果轉化 > 政策法規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18-07-27    瀏覽:20359
【字體:

贛府廳發[2016]86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一項源于基層探索、群眾需要、實踐創新的制度安排,主要目的是引導各類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單位整合科技、信息、資金、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深入農村基層一線開展科技創業和服務,與農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推動農村創新創業深入開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2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以深化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為主抓手,力爭到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創新創業的投入、保障、激勵和管理等機制基本健全,新型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最大程度發揮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建立3000人左右的各類科技特派員隊伍。其中,省級科技特派員為1000人左右,以科技特派團的形式掛點縣(市、區)開展科技服務。

       ——轉化應用500項實用農業科技新成果,為縣(市、區)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建設500個科技特派團服務基地,充實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培育200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促進綠色生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打造100個農業農村領域的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營造專業化、社會化、便捷化的農業科技創新創業環境,推動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二、主要任務

       (一)切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支撐水平。

       面向現代農業和農村發展需求,重點圍繞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服務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現實需要,加強農科教聯合攻關,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科技項目的針對性和協同性,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在良種培育、新型肥藥、加工貯存、疫病防控、設施農業、農業物聯網和裝備智能化、土壤改良、旱作節水、節糧減損、食品安全以及農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新型實用技術成果,形成系列化、標準化的農業技術成果包,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產業化,以創新帶動創業,為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服務和創業提供技術支撐。(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負責)

       (二)完善新型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

       在動員、選派公益類科技特派員深入廣大農村基層一線開展科技服務的基礎上,以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和科技型農業企業為載體,打造農業農村領域的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加強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和農業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加大對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支持力度,推進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和智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示范推廣,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構建以“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為引導,以科技項目為抓手,以縣(市、區)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為基地,以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和科技型農業企業為工作站,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解決農業科技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最后一公里”問題。(省科技廳牽頭,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負責)

       (三)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

       依托我省綠色生態農業資源優勢,支持廣大科技特派員對接服務家庭農場(農業經營大戶)、各類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宣傳、推廣、普及先進適用農業技術、農業裝備、農業信息。支持科技特派員創辦、領辦、協辦農業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和涉農企業等,圍繞農業全產業鏈開展服務,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發揮各類創新戰略聯盟作用,加強創新品牌培育,實現技術、信息、金融和產業聯動發展。(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牽頭,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負責)

       (四)加快推動科技精準扶貧。

       將產業技術扶貧列入科技特派團掛點縣(市、區)農業產業服務的重點任務。掛點科技特派團根據貧困鄉鎮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需求,圍繞“一鄉一品”發展目標,協助貧困鄉鎮編制切合實際的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資本等現代生產要素注入,推動解決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增強貧困鄉鎮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進程。鼓勵科技特派員帶技術帶項目進駐貧困鄉鎮結對幫扶。積極引導科技特派員依托鄉村特色人文資源、生態資源、觀光農業等,開發特色鄉村旅游、生態休閑服務等示范產業。(省扶貧和移民辦牽頭,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負責)

       三、保障措施

       (五)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

       支持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和企業的科技人員發揮職業專長,到農村開展創新創業服務。引導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轉業軍人、退休技術人員、農村青年、農村婦女等參與農村科技創業。各科技特派員派出單位和各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科技特派員的管理,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和輔導制度,培育一批專業創業導師,利用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特派團工作站、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通過提供科技資料、創業輔導、技能培訓等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服務能力。(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牽頭,省人社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負責)

       (六)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政策。

       支持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等事業單位對需要脫產開展農村科技公益服務的科技特派員,在5年時間內實行保留原單位工資福利、崗位、編制和優先晉升職務職稱的政策,其工作業績納入科技人員考核體系;對深入農村脫產開展科技創業的,在5年時間內保留其人事關系,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期滿后可以根據本人意愿選擇辭職創業或回原單位工作。對在企業或農村的工作業績突出并獲得省級表彰的科技特派員,其業績作為職稱職務晉升的重要考評依據;其成果轉化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之一,發明專利轉化應用情況與論文指標同等對待,技術轉讓成交額與縱向課題指標同等對待。結合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動員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為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創業提供支持。(省人社廳牽頭,省教育廳、省科技廳負責)

       (七)健全科技特派員支持機制。

       以“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經費為基礎,整合國家和省、市級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經費,用于保障科技特派員到掛點縣(市、區)開展科技服務所必須的交通差旅費用、培訓費用等開支。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通過許可、轉讓、技術入股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員轉化科技成果,開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保障科技特派員取得合法收益。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以創投引導、貸款風險補償等方式,推動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創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開展對科技特派員企業的授信業務。完善擔保機制,分擔創業風險。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科技創業,鼓勵銀行與創業投資機構建立市場化、長期性合作機制,支持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高增長潛力的科技特派員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省科技廳牽頭,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政府金融辦、江西銀監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省教育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負責)

       四、組織實施

       (八)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省科技廳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協調指導小組,建立健全多部門統籌協調機制,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組織體系和長效機制,為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推動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的具體實施方案,把科技特派員工作作為加強本地區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督查落實。

       (九)創新服務機制。

       繼續實行科技特派員選派制,啟動科技特派員登記制,加強對各類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指導,為科技特派員提供便利化服務。創新科技特派員管理模式,完善考評指標體系和有序進出機制,實行年度動態管理,加強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動態監測,完善科技特派員統計報告工作。

       (十)加強表彰宣傳。

       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特派員及團隊、科技特派員派出單位以及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積極營造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的良好環境,倡導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提升社會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認同感,激勵更多的人員、企業和機構踴躍參與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新創業。

                                    2016年12月20日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