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鄱陽湖標志水位站星子水位10.42米,水位略有回升。同日,江西省生態學會與鄱陽縣鄱陽湖江豚保護協會聯合邀請省農業科學院、省科學院、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的有關專家,與鄱陽縣農業農村局江豚巡護隊的巡護員等10余人,從鄱陽縣蓮湖鄉饒河龍口出發,乘巡護船抵達鄱陽湖瓢山附近水域,深入鄱陽湖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口片區),考察江豚等水生生物生存現狀,研討交流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經驗,以及鄱陽湖江豚保護與生態監測、科普教育與鄉村旅游發展等。大家一致認為,以長江十年禁漁為契機,不斷加強鄱陽湖水生態保護和漁業資源恢復,通過夯實制度基礎、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監管效能等,推動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向好發展。江豚逐浪,這是鄱陽湖的微笑,亦是留給未來的微笑。
在雙港鎮長山島,省生態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秘書長戴年華率領調研組考察了鄱陽湖長山群島及周邊湖泊濕地生態環境,就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應用智慧漁政加強生態保護,積極引導漁民轉產轉業等,與長山村黨支部書記楊覺敏等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
省政府參事李秀香教授、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彭春瑞首席研究員、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委員會委員王立國教授、省生態學會理事章茹教授, 以及鄱陽縣鄱陽湖江豚保護協會會長蔣禮義、副會長兼秘書長湯暉、副會長方博文等參加了聯動巡護江豚和鄱陽湖禁漁成效調研活動。
近日,羅嶺映山紅花開,鄱陽湖候鳥北遷。省生態學會還邀請江西財經大學、省科學院和省氣象局的相關專家,與進賢縣科協、縣林業局有關領導專家,赴南昌市進賢縣羅溪鎮調研天鵝小鎮生態文明建設、自然生態保護與生態旅游發展。
(江西省生態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