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省生態學會

江西省第42屆“愛鳥周”前夕多渠道生態保護科普入人心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3-03-30    瀏覽:5728
【字體: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贝禾烊率呛蝤B北遷,鳥兒進入繁殖的季節。2月25日,江西省生態學會召開五屆六次常務理事會議暨生態科學普及學術沙龍,并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和志愿者共商鄱陽湖越冬候的保護行動計劃。

3月29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年華研究員、理事邵明勤教授作為嘉賓分別在永修縣吳城國際重要濕地常湖池和大湖池,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直播特別報道《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第二季)江西專題目現場講述鄱陽湖、越冬候鳥與遷徙等,學會會員楊軍高級工程師則在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介紹中華秋沙鴨和白腿小隼等珍稀鳥類。同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還分別播出了“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江西鄱陽湖 歷經干旱與嚴寒 候鳥天然食源銳減”“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江西鄱陽湖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開啟遷徙之路”“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巡護足跡 紅外相機記錄白鶴夜宿”“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高壓鐵塔加裝滿擋板 守護東方白鸛的家”“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江西都昌 最質樸的守護 為蒼鷺打造一個家”“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呆萌 ‘熊貓鳥——白腿小隼’”等系列專題報道。

 

戴年華研究員(右)與主持人

 

邵明勤教授(中)在直播現場

此前,3月24日《江西新聞廣播》播發了江西省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記者撰寫的“白鶴戀農田 隱憂與啟示”,指出:候鳥戀農田,有喜也有憂,是好是壞爭論不休,警醒我們:鄱陽湖濕地生態修復刻不容緩。希望萬鳥齊飛的美麗畫面還是更多地出現在鄱陽湖的天然濕地里面,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白鶴戀農田 隱憂與啟示”也是省生態學會負責人等在2017年生態科技支撐媒體的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藕遇白鶴’是喜還是憂”的后續報道。

2月28日,省生態學會推薦理事邵明勤教授參加了江南都市報在南昌高新區鯉魚洲“藕遇白鶴”現場的直播“回家的路”,講述了那些包括白鶴在內的鄱陽湖候鳥的回家故事。3月10日,《江南都市報》A04-05版還刊登了依據那場直播嘉賓邵明勤的講解而整理的長篇報道“回家的路:候鳥北歸背后的江西情緣”,內容包括:久聞大名的黃鶴原來是白鶴寶寶、候鳥在鄱陽湖越冬要吃好睡好、北遷的候鳥按個頭大小依次回家、專家最難忘第一次在鄱陽湖看見白鶴、保護候鳥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3月24日,由省生態學會和中國生態學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生態科普校園行暨贛鄱生態科普大講堂走進景德鎮市第十七小學和梨樹園小學。省生態學會理事胡啟武和邵明勤兩位教授為同學們開展了以“迎接雙碳時代 勇當碳路先鋒”“江西鳥類多樣性及鄱陽湖水鳥識別與保護”為主題的生態科普講座。邵明勤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講解了鄱陽湖的生態特性與美麗景觀,以圖文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了鄱陽湖動植物資源的多樣性。重點介紹了鄱陽湖濕地典型的鳥類、江西省省鳥白鶴等,以及贛東北特有鳥類藍冠噪鹛、昌江珍稀鳥類中華秋沙鴨、玉田湖國家濕地公園鴛鴦等。孩子們被優美的濕地美景和豐富的濕地精靈所吸引,在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充分展現了對濕地鳥類知識的熱情與渴望。本次科普校園活動,讓學生們對綠色低碳、濕地鳥類和濕地生態保護有了更深地認識和了解,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次生態環境保護課堂很精彩,老師講得生動有趣,還學到了很多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以后要從我做起、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動物,做守護地球小衛士。

4月7日,省生態學會負責人還將在南昌市第二中學高新校區,為200名四年級的學生作江西省第42屆“愛鳥周”專題科普報告“鄱陽湖鳥類與保護”。4月10日,省生態學會“贛生態大講堂”還邀請了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動物學會名譽理事長、廣東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鄒發生作來南昌作 “動物研究的平臺和《廣東動物志》編撰介紹”報告,交流廣東鳥類環志與監測、動物志編撰的經驗。

 

 

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年華研究員介紹,自2015年中國生態科普行首次走進江西南昌以來,每年都會堅持組織省內外的著名生態科普專家以不同的方式走進學校、機關、社區和農村等地,傳播生態科學知識,普及生態文明思想,贏得廣泛好評。3月24日,贛鄱生態科普大講堂也正式開講并首次走進瓷都景德鎮,結合即將到來的“愛鳥周”和綠色低碳高質發展,我們選派了鳥類和“雙碳”專家來到景德鎮的兩所小學為200多名學生傳播生態文明,普及科學知識,通過“教育一個人,影響三代人”的生態科普從娃娃抓起的方式,促進我省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早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4月10日,贛鄱生態大講堂也將開講了,旨在堅持學術立會,牢記學會的主責主業是開展學術交流,以贛鄱生態大講堂搭臺、以贛鄱生態大講堂聚才、以贛鄱生態大講堂興業,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特色品牌,推進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生態科技助力和支撐我省綠色高質量發展。省生態學會還將繼續堅持科普興會,繼續辦好贛鄱生態科普大講堂,利用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推動生態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

小知識:愛鳥周是我國為保護鳥類、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而開展的一項活動?!皭埒B周”源于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于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1992年國務院批準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自1981年以來,江西省每年4月1-7日都會舉辦“愛鳥周”活動,旨在通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普及鳥類知識,倡導公眾養成愛鳥護鳥的良好習慣,人人愛鳥,科學護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文/張樂生 殷娜(江西省生態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