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來自保護國際基金會、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江西省科學院、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省水利科學院、鄱陽湖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南昌市漁業漁政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匯聚南昌市東湖區農業農村局,聽取了近期揚子洲江豚保護工作進展,圍繞南昌市贛江江豚資源監測、棲息環境、保護管理、協助巡護、科普教育、公眾參與、江豚文化、觀賞拍攝等進行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揚子洲江豚能活躍持續至今,顯示“退捕禁漁”政策落地后,江西母親河——贛江南昌段長江江豚的棲息環境進一步改善,江豚食物——小型魚類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能夠在城區周邊近距離觀看到江豚實屬不易,一定要凝心聚力把南昌贛江江豚的微笑留住。南昌市應該在摸清家底和制定保護管理規劃的基礎上,強化生態監測,規范保護管理,加大科學宣傳與公眾科普,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家與公眾參與,做強漁業文化和江豚文化,因地制宜發展自然教育、研學旅行與生態旅游產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打造南昌江豚生態金名片,建設“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
會議還就“南昌市東湖區長江江豚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建立江豚保護協會、漁民驛站、生態觀測平臺,以及如何留住贛江江豚的微笑等進行質詢與交流。江西省生態學會、江西省動物學會、江西省水產學會和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等科技社團的代表也應邀出席了會議,并表示將責無旁貸地為江豚保護與科普宣教提供智慧支撐,把南昌江豚的微笑留住,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江西省生態學會 供稿:何川 郭奕聃 審核: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