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江西省生態學會、省林業科學院聯合主辦的江西省生態學會2020第一期周末生態沙龍“湖灘洲地中山杉造林與鷺類群棲繁殖對樹木生長影響”在南昌市新建區召開。本次學術沙龍的首席專家、省林業科學院森林生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羅坤水研究員以及來自江西省科學院、南昌大學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事業等16個單位的30余位專家學者、生態志愿者出席?;顒佑?/span>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年華研究員主持。
湖灘洲地種植中山杉林
在贛江西支右岸新建區昌邑鄉象湖洲中山杉試驗示范林基地,羅坤水向大家介紹了中山杉種植相關情況,他說,2014年開始試種中山杉,面積已達500多畝。中山杉與其他杉類相比更耐水淹,更適于湖灘洲地生長;在抑制釘螺孳生、控制血吸蟲病傳播等方面有明顯的生態效益,還能為鄱陽湖的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另外,他還詳細介紹了中山杉林的栽種技術、生長變化及改變灘涂地生態環境等情況。
汛期普及科學防洪知識
正值江西汛期,與會代表來到廿四聯圩猴子腦決堤防洪科普廣場,聽取了省重點防洪圩堤二十四聯圩建設發展歷程,以及1995年贛江大洪水決堤時的抗洪偉績和深刻教訓。當年,贛江昌邑站洪水位高達21.99 m,而堤頂高程僅有23 m。1995年7月9日凌晨1:20左右,猴子腦堤段圩堤出現管涌,隨后發生大潰決,致使圩內受淹面積172平方公里,受淹農田18.97萬畝,圩內人員全部及時就近轉移到了高地及大堤上。
考察鄱陽湖國家重要濕地
與會代表來到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象湖和大汊湖參觀考察,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負責人介紹了管轄范圍與管理職能,以及鄱陽湖觀鳥護鳥知識。戴年華還介紹了鄱陽湖的水-草-魚-鳥-人與湖的生態關系。
鷺類繁殖對杉木的影響
在象山森林公園的杉木林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牛背鷺、池鷺、夜鷺等集群筑巢繁殖,場面極其壯觀。戴年華向大家介紹了鷺類常見種類與識別技巧、食性與繁殖,鳥類生態保護與觀鳥產業等科學知識。羅坤水對鷺鳥棲息的杉木林進行了詳細介紹,杉木林種植于上世紀60年代,近幾年杉木林正在逐漸衰退,受天氣干旱的影響死亡現象嚴重。有關專家還對鷺鳥在杉樹上筑巢繁殖對樹木生長產生的影響發表了意見。
最后總結會上,針對這次生態沙龍內容,與會專家均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一致認為這次學術沙龍,不僅能增長江西生態美景見識,還能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大家也深切感受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山,考察了象山及鷺鳥王國;水,體驗了贛江及鄱陽湖之水與防洪知識;林,看到了不同立地條件下的中山杉與杉木林;田,盡享了鄱陽湖平原之大糧倉;湖,領略了國際重要濕地象湖、大汊湖;草,見證了鄱陽湖之春天大草洲,水、草、魚、林、鳥、人與湖,江西風景鄱陽湖獨好!
近年來,生態沙龍活動是省生態學會的特色,通過生態沙龍活動的舉辦,聽取生態專家的意見,凝聚生態學者的智慧,助力江西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
(江西省生態學會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