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在2019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開學第一課”江西分會場——江西省科學技術館,江西省生態學會/江西省科學院戴年華研究員應邀作題為“生態鄱陽湖”的科普報告,來自南昌市北湖小學、朝陽小學、南昌師范附屬小學、南昌市第十九中學、南昌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江西師大藍天環保社團、江西濕地宣傳教育中心等單位的學生、老師,以及自愿報名參加的小朋友及家長近200人聆聽了講座。報告會由省科技館副館長高鵬主持。網易新聞進行了現場網絡直播,有67759人參與了活動。
從事鄱陽湖研究已有36年的戴年華,報告中介紹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生態資源、“水—草—魚—鳥—湖與人”的生態關系、生態服務、生態保護與生態管理建議等。他用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圖片、視頻,介紹了鄱陽湖水生態旗艦物種——江豚、濕地生態傘護種——白鶴等保護的生態意義和國際重要意義,建議生態保護從我從小做起,人人爭當生態文明的踐行者。
學生們對生態鄱陽湖科普報告非常感興趣,表示加深了對鄱陽湖的了解,也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學生們還紛紛表示今后不僅要學好課堂知識,還要參加走進大自然的研學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守護美麗的鄱陽湖。
開學第一課,講授“生態鄱陽湖”活動還受到了南昌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長的點贊。江西廣播電視臺生態零距離節目進行了報道?;顒忧跋?,江西新聞客戶端·江西日報以“鄱陽湖水草魚鳥什么關系?免費來聽科普大咖解讀”以題進行了介紹,閱讀32339人次。
近年來江西省生態學會的專家志愿者們一直積極開展中國生態科普行,走進自然保護區、銅礦、學校、社區等地,為民眾、學生傳播生態知識,宣講生態文明思想。江西省生學會的生態科普行已成為我省深受歡迎的科普品牌活動之一。
(江西生態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