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省能源研究會

新能源和雙碳政策簡報(6月第1期)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5-06-09    瀏覽:448
【字體:

本期你會看到


  •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 》

  •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業務資質許可管理更好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

  •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聯合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國家政策及要聞

圖片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 》

6月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堅持重點突破,先期圍繞構網型技術、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智能微電網、算力與電力協同、虛擬電廠、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電等七個方向開展試點工作。

構網型技術。重點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電網地區、“沙戈荒”基地大規模新能源外送地區,應用新能源/新型儲能構網型控制技術,有效解決短路容量下降、慣量降低、寬頻振蕩等問題,提升新能源接網與送出能力。在電網結構薄弱地區、孤島運行系統,應用構網型控制技術,提高系統電壓、頻率、功角穩定能力,提升電力供應安全和系統穩定運行水平。

建設一批智能微電網項目,依托負荷側資源靈活調控、源網荷儲組網與協同運行控制等技術,提高智能微電網自調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自發自用比例,緩解大電網消納壓力。

圍繞聚合分散電力資源、增強靈活調節能力、減小供電缺口、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場景,因地制宜新建或改造一批不同類型的虛擬電廠,通過聚合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等負荷側各類分散資源并協同優化控制,充分發揮靈活調節能力。持續豐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通過參與電力市場、需求響應,提供節能服務、能源數據分析、能源解決方案設計、碳交易相關服務等綜合能源服務,獲取相應收益。

申報項目的建設或改造開工時間須在2024年8月之后。


圖片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業務資質許可管理更好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

6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業務資質許可管理更好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優化資質許可管理制度。支持電力領域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除另有規定外,原則上將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新型儲能、智能微電網等新型經營主體納入電力業務許可豁免范圍。合理壓減承裝(修、試)電力設施許可等級,科學調整準入條件標準,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供電類電力業務許可管理。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應按照《供電營業區劃分及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由派出機構會同省級電力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頒發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供電企業(不含增量配電企業)申請辦理供電營業區設立、變更業務的,派出機構應在受理后,及時將申請材料發送省級電力管理部門開展會同審查,并在國家能源局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以下簡稱資信系統)中記錄審查意見;相關許可辦理流程原則上采用一般程序,辦理時限最長不超過45個工作日。 

保障增量配電企業許可權益。根據《增量配電業務配電區域劃分實施辦法》,已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的增量配電企業,依法享有所轄配電區域內配電網投資建設及經營管理權利。相關電網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平無歧視提供電網互聯服務;其他企業不得在已取得許可的增量配電區域內發展新用戶。

壓實工作職責。國家能源局加強對資質許可管理的工作指導和效能評估,統籌推進重點事項,協調處理重大問題。各派出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轄區資質許可管理,依法依規開展事中事后監管。省級電力主管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能,做好增量配電業務配電區域劃分工作,配合開展供電營業區劃分調整、電力市場準入協同監管、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等工作。各類持證企業要切實增強法治意識,嚴格遵守資質許可管理各項制度要求,共同維護電力市場準入秩序。


圖片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聯合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5月27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聯合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其中提出:面向光伏、鋰電池、新型儲能等細分領域,培育推廣智能工藝分析、冷卻循環系統監控、快速精準溫控、高精度到位檢測、電機狀態預測性維護、智能倉儲物流、智能光儲一體化系統、智能組串式儲能系統、電池產品全鏈條質量追溯、電池管理系統、售后服務追溯等解決方案。

《方案》同時指出,培育壯大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產業。持續挖掘能源電子增長新動能,加快先進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在鋰電池、光伏產品研發及制造過程應用。推進智能功率預測、智能場站運營等新模式,促進光伏發電和儲能的數據共享,培育壯大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的融合產業。


圖片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鼓勵提升系統友好性。并網型綠電直連項目應通過合理配置儲能、挖掘負荷靈活調節潛力等方式,充分提升項目靈活性調節能力,盡可能減小系統調節壓力。

做好源荷匹配。并網型項目應按照“以荷定源”原則科學確定新能源電源類型和裝機規?!,F貨市場連續運行地區可采取整體自發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為輔的模式;現貨市場未連續運行地區,不允許向公共電網反送。項目整體新能源年自發自用電量占總可用發電量的比例應不低于60%,占總用電量的比例應不低于30%,并不斷提高自發自用比例,2030年前不低于35%。

項目規劃方案應合理確定項目最大的負荷峰谷差率,項目與公共電網交換功率的電力峰谷差率不高于方案規劃值。在新能源消納困難時段,項目不應向公共電網反送電。項目應按照有關管理要求和技術標準做好無功和電能質量管理。

上網電量占總可用發電量的比例上限由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結合實際確定,一般不超過20%。各地可結合項目建設方案中自發自用、上網電量比例和源荷匹配、調節能力等信息,合理設置新能源利用率目標。項目應調節內部發電和負荷,確保項目與公共電網的交換功率不超過申報容量,自行承擔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供電中斷的相關責任。

綠電直連項目原則上由負荷作為主責單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不含電網企業)可投資綠電直連項目。項目電源可由負荷投資,也可由發電企業或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投資,直連專線原則上應由負荷、電源主體投資。項目電源和負荷不是同一投資主體的,應簽訂多年期購電協議或合同能源管理協議。

并網型綠電直連項目,原則上應作為整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根據市場交易結果安排生產,并按照與公共電網的交換功率進行結算。項目負荷不得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項目電源和負荷不是同一投資主體的,也可分別注冊,以聚合形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地方政策及要聞

圖片

內蒙古發改委、能源局印發《深化蒙東電網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

5月29日,內蒙古發改委、能源局印發《深化蒙東電網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納入機制的電量機制電價為蒙東煤電基準價(0.3035元/千瓦時)?,F貨市場申報價格上限暫定為1.5元/千瓦時;考慮新能源在電力市場外可獲得的其他收益等因素,申報價格下限暫定-0.05元/千瓦時。

帶補貼集中式風電、集中式光伏、風電供熱試點、風電特許權項目:

現貨市場連續運行前按照790小時、635小時、1900小時、1900小時對應的電量安排;

現貨市場連續運行后按照380小時、420小時、760小時、720小時對應的電量安排。

納入機制的項目達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或項目投產滿20年后,不再執行機制電價。


圖片

廣東東莞發改局發布《2024年度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


5月28日,廣東東莞發改局發布《2024年度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支持范圍主要包括:增資擴產貸款貼息資助、創新載體建設獎勵、電池產品出口認證資助、示范應用資助、公共服務平臺資助5個方面。申報面向時間區間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附件《2024年東莞市新型儲能示范應用資助工作指引》明確,用戶側新型儲能示范項目,自投運次月起,按經核定的實際放電量,給予投資主體不超過0.3元/千瓦時的事后資助,補貼累計不超過2年,單個項目累計補貼不超過300萬元。應用場景包括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高能耗場景,以及光儲一體、“源網荷儲”一體化、光儲充一體化等融合發展場景。

參要求項目按照工作壽命10年及以上設置,接入電壓等級為380V及以上,額定功率下連續放電時間不低于2小時,鋰電池電芯循環壽命≥6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單個儲能項目規模原則上不少于2MWh。

此外,文件還面向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固態電池等先進新型儲能技術路線的電芯模組、BMS、EMS、儲能變流器、系統集成等領域建設的增資擴產項目給予補貼。申報單位年度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面向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新型儲能電池及儲能系統發展需求布局建設,且已獲得國家級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立項(認定)。獲得國家部委認定的重點實驗室,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部委認定的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給予一次性4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部委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獲得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認定的工程研究中心,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獎勵。

面向歐盟、美國、日韓等國際市場,首次取得應用于新型儲能領域的電池產品出口認證證書,且符合附件中的支持方向要求。對應用于新型儲能,且獲得海運運輸證書,成功通過海外市場電池產品(僅指電池包、電芯級產品)認證并實現銷售的電池新產品,按經評審核定認證費用的5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電池產品出口認證支持方向,電池產品出口應用領域包括家庭儲能、工商業儲能、便攜式儲能;認證項目包括

歐盟(IEC/EN62619、IEC/EN62133、 IEC/EN63056、IEC/EN62368、EN61000-6-1/3、EN61000-6-2/4)、 

北美(UL1973、UL9540A、UL2743、FCCPart15B)、

日本(JIS C8715-2、J62133)、

韓國(KC62619、KC62133)、

國際通用 UN38.3 等。

東莞市搭建新型儲能公共服務平臺資助工作指引,面向新型儲能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標準制定、檢驗檢測、安全預警等需求建設。在項目通過核查、完成驗收后,采取事后資助形式,按其設備購置費等平臺建設費用的30%給予不超過300萬元資助。

供稿:緯景儲能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