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省能源研究會

新能源和雙碳政策簡報(8月第二期)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4-08-12    瀏覽:3152
【字體:

本期頭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8月6日)

要求在2024-2027年重點開展九項專項行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效。其中提出,統籌數據中心發展需求和新能源資源稟賦,科學整合源荷儲資源,開展算力、電力基礎設施協同規劃布局;探索建設一批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二氧化碳儲能、液態空氣儲能、鈉離子電池、鉛炭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站。

國家政策及要聞


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8月2日)


到2025年、“十五五”時期、碳達峰后3個階段工作目標。一是到2025年,碳排放相關統計核算、監測計量能力得到提升,為“十五五”時期在全國范圍實施碳排放雙控奠定基礎。二是“十五五”時期,實施以強度控制為主、總量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建立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三是碳達峰后,實施以總量控制為主、強度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標評價考核制度,進一步強化對各地區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的碳排放管控要求,推動碳排放總量穩中有降。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8月2日)


各?。ㄗ灾螀^、直轄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以實際消納的物理量核算,當年沒有完成的,按年轉移至下一年。電解鋁行業企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完成情況以綠證核算,2024年只監測不考核。各?。ㄗ灾螀^、直轄市)按照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合理安排本?。ㄗ灾螀^、直轄市)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并網規模。嚴格落實西電東送和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要求,2024年的占比原則上不低于2023年實際執行情況。冀北、蒙西、青海、甘肅等地區要切實采取措施提升消納能力,強化監測預警,保障新能源消納利用處于合理水平。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和深度調峰期間安全管理的通知》(8月6日)


鼓勵新建機組和在役機組改造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提高設備安全裕量和材料疲勞抗力。鼓勵開展汽輪機轉子葉片、鍋爐管道、高溫受熱面等關鍵部件狀態的監測技術研究,實時掌握設備狀態。鼓勵研究采用寬負荷高效發電技術、有效控制低負荷運行時煤耗增加幅度。鼓勵采取技術創新手段拓寬機組調峰能力及增強低負荷下機組安全穩定性。



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8月8日)


2024年,發布70項碳核算、碳足跡、碳減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國家標準,基本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全覆蓋。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的三位一體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技術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



地方政策及要聞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湘西州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施方案》(7月27日)


到2027年,力爭實現全州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在150萬千瓦以上。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加快先進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提質壯大,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建成以吉首市、瀘溪縣、花垣縣為重點,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制造基地。到2027年,力爭實現全州儲能產業總產值20億元以上。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北省2024年風電、光伏發電年度開發建設方案第一批項目的通知》(7月27日)


根據項目名單統計,本批次風電、光伏共計189個項目,總規模約為17.142GW,其中光伏約為13.9561GW、風電3.18653GW。配儲方面表示(總配儲規模預計3.08182GW/8.93151GWh)。



山東省能源局《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7月29日)


新型儲能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場機制和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逐步凸顯。到2025年,山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500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多元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方面,分別從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飛輪儲能等多個技術路線上做出指示。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做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創新類項目入庫工作的通知》(8月1日)


省光儲辦擬進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創新項目庫,以下單位均可申報:在安徽省境內注冊登記并實際運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納稅并按規定繳納社保費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企業或機構;在安徽省境內從事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技術研發的高校、院所及其它新型研發機構。申報主體應有充足的研發投入、良好的科研條件和穩定的人員隊伍,在相關領域具有良好科研業績、具備較強的行業或細分領域影響力。



吉林省發改委《關于優化分時電價政策的通知》(8月2日)


午間12:30-13:30為低谷時段,此外11:30-12:30、13:30-15:30共3個小時為平段。高峰時段分別為上午2.5小時、下午5.5小時。尖峰電價執行時機為1月、7-8月、11-12月16:00-19:00共3個小時。鼓勵工商業用戶通過配置儲能、開展綜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時段用電負荷、增加低谷用電量,降低用電成本。



江蘇省南通市政府《南通市碳達峰實施方案》(8月2日)


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增強電源協調優化運行能力,創新電網形態和運行模式,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推進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推進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發展,顯著提升電力負荷彈性,有效保障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可靠運行,持續提升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和調控水平。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提升系統綜合調節能力,不斷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



廣東省云浮市人民政府《云浮市碳達峰實施方案》(8月5日


結合云浮市硫化工和氫能產業發展基礎,探索符合云浮市發展實際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思路和目標方向,進一步開展儲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建設廣東廣業云硫礦業有限公司10萬噸/年精制濕法磷酸項目等產業項目,加大力度引入相關儲能電池、儲能材料等產業類生產制造的重大項目,積極拓展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按照合理布局、按需建設的原則,規劃引導獨立儲能電站合理布局,加快建設粵水電云城區腰古100MW/200MWh儲能項目等。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階段性短暫性恢復執行尖峰電價的通知》(8月6日)


為有效應對電力缺口,充分發揮峰谷分時電價機制作用,引導企業合理錯避峰用電,保障全省電網安全運行,決定階段性短暫性恢復執行尖峰電價。階段性短暫性恢復執行尖峰電價,時間暫定8月7日~8月25日(尖峰時段20:30~22:30)。



福建省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加強鋰電行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8月6日)


迅速摸排和部署。各縣(區)工信部門要迅速開展涉鋰電池工業企業摸底工作,做好隱患排查,建立工作臺賬,理清轄區鋰電池的“明白賬”。及時入企開展安全指導服務,傳達事故警示信息和文件要求,對下一階段的鋰電池生產規范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



北京綠色交易所《關于北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的通知》(8月6日)


組織實施北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工作。發放時間為2024年9月2日星期一9:30-10:00,本次有償競價發放的碳排放配額數量為150萬噸。



上海市發改委《上海電力現貨市場實施細則(結算試運行2024年修訂版征求意見稿)》(8月7日)


對上海電力現貨市場(含與現貨市場相銜接的中長期交易等)的組織、運營、管理與結算等細則做出了明確說明。新增新興經營主體參與現貨市場,虛擬電廠及獨立儲能等新興經營主體原則上均可參與上海電力現貨市場。虛擬發電商以及虛擬電廠、獨立儲能電站等新型經營主體根據參與的市場交易類型,享受與上述經營主體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并需滿足參與現貨市場的技術條件。


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政府《義烏市電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8月7日)


加快儲能電站開發建設。通過提前布局、合理布點、產業帶動,引導多類型儲能有序發展。推動新能源+儲能的發展模式,新增光伏裝機原則上按照發電裝機容量的10%配置儲能設施。積極探索電化學儲能、電動汽車參與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電熱冷綜合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設施發展,探索開展儲能電站示范,鼓勵新能源電站以自建、租用或購買等形式配置儲能。


國際動態


澳大利亞計劃開發2.2GWh、8小時儲能項目(8月5日)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開發商 Ark Energy 已提交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北部 Myrtle Creek 開發 500MW 太陽能加儲能項目的申請。里士滿谷太陽能(Richmond Valley)項目將采用一個共置的 275MW/2200MWh 電池儲能系統,使其成為與橫跨澳大利亞南部和東部,使用國家電力市場 (NEM) 連接的最大項目之一。



美國能源部撥款22億美元用于電網改造和儲能等產業(8月6日)


美國能源部向18個州的8個輸電項目撥款22億美元,這些項目可將電網容量擴大約13吉瓦。這些項目包括約600英里的新建輸電線路和400英里的改建線路,以及電網擴容、長時儲能、太陽能和微電網。這些資助來自美國能源部的電網彈性和創新伙伴關系計劃;項目贊助商將提供約78 億美元的配套資金。




美國將建設100小時全球最大的長時電池儲能項目(8月6日)


緬因州官方宣布,林肯市一家曾經的造紙廠將被改造成世界上最大的長時儲能系統,為緬因州提供太陽能和風電儲能系統。該項目合作伙伴 Form Energy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馬特奧·賈拉米洛表示,這個 85MW電池儲能系統將在四天內釋放長達100小時的能量,并且將是迄今為止所有電池儲能系統中容量最大的。




葡萄牙7.78億支持儲能項目建設,2025年前需投入運營(7月31日)


葡萄牙能源部(The Portuguese Ministry of Energy)宣布撥款9975萬歐元(約為7.786億人民幣),以支持總規模達500MW的儲能項目。符合條件的項目最高可獲得3000萬歐元撥款,項目需于 2025 年底前投入運營,資金將由環境基金(the Environmental Fund)分配,并納入國家RRP計劃中。


觀點




院士解讀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


  •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儲能是解決風電、光伏發電與用電負荷不匹配難題的“金鑰匙”,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之一。

  •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優化電源配置,提升運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先進技術,提升新建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比例;加強送受端協調,發揮機制保障作用,切實保障輸電通道輸送新能源能力,進一步完善市場與價格配套體制機制。

  • 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從電網側看,優化加強主網架,打造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平臺;從電源側看,提升新主體涉網性能,提高對系統穩定運行的支撐能力;從新技術看,推進構網型技術應用,提升系統整體安全效率水平;從負荷側看,要持續提升電能質量,適應新型負荷的隨機性波動性。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一方面,電力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愈發突出,對人民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保障作用愈發凸顯。另一方面,分布式新能源規?;尤肱潆娋W,新型用能形式不斷涌現,新業態蓬勃發展,多元主體靈活互動、與電網友好交互需求日益高漲。這些都要求持續提高配電網供電充裕度及可靠性,加快提高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

  •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榮:電力系統深刻變化,亟需調度智慧升級。面對轉型期電力系統“雙高”特征凸顯、轉動慣量水平下降、靈活調節資源不足、平衡模式變化帶來的安全、保供和消納等難題,亟需推動調度體系管理變革和技術創新,提升新型電力系統調度控制能力;適應新業態發展,推動調度管理創新。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各類新業態不斷涌現、快速發展,成為調度管理創新的重點領域;適應新技術發展,加強調度技術創新。調度是技術密集型專業,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過程中面臨電網特性精準認知、海量異構資源協同控制、新型復雜故障防御等多項技術難題。同時,“大云物移智鏈”等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也為調控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打造一批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推動提升新能源系統友好性能,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適應能源轉型需要的必然選擇。有助于推進大型新能源基地、調節支撐電源和外送通道開發建設,保障外送電力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有利于緩解系統高峰缺電時段的電力供應保障問題,提高新能源可靠出力水平,更好發揮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推動實施一批算力與電力協同項目。當前,大模型技術引發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數據中心加速智算化演變,對安全穩定電力供應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不斷深化的綠色能源革命和電力市場化改革,對能源管理、智能電網、智能調度、電力交易等領域提出了更多智能化的要求,同時也需要更多的算力對其進行支撐,“智算+新能源”融合發展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微電網項目。智能微電網是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先進技術手段,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要電網形態。發展建設智能微電網,需要統籌好保供促安和降碳增綠兩方面因素,提升偏遠地區的供電可靠水平,促進智能微電網與大電網友好互動。

  •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勇平:煤電是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保電力、保電量、保調節的關鍵作用。堅持先立后破,統籌推進存量和增量煤電轉型升級,推動煤電功能定位轉變,是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任務,是統籌實現“雙碳”目標與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是夯實中國式現代化能源保障基礎的關鍵舉措。


供稿:緯景儲能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