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工信部《關于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6月14日)
國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5月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超38GW(6月20日)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部門《制造業穩增長穩預期若干政策措施》(6月13日)
國網安徽電力、地市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受理儲能接入系統設計方案。在收到接入系統設計方案后進行初審,對于內容符合完整性和規范性要求的項目,應于5個工作日內出具受理通知書。研究機構出具咨詢意見或會議紀要后,國網安徽電力、地市公司根據職責分工,應根據接入系統收口報告、咨詢結論于5個工作日內向儲能項目業主給予書面回復意見。
江蘇省將鼓勵電力用戶、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運營商將工業可中斷負荷、樓宇空調、充電樁、用戶側儲能、數據中心等接入江蘇省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提交三方協議,積極申報參與實時需求響應。此外,對于鋼鐵、水泥等高載能用戶,通知規定,應做到應納盡納、應報盡報,用市場化的方式引導用戶主動錯避峰。
6月17日,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由試運行轉正式運行的通知》,山東成為繼廣東、山西后,又一個轉入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的區域電力市場。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跨區跨省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稿)》(6月17日)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0909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6月17日)
全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千百億”企業培育行動,遴選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優質光儲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清單,統籌做好土地、能耗等資源要素保障。對部分重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給予支持。截至2023年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8家;營收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2家,龍頭企業牽引帶動作用增強。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6月17日發布,今年青海省預計新增新能源裝機近1500萬千瓦,計劃消納可再生能源760億千瓦時。截至5月,青海省電網總裝機5664.18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3912.39萬千瓦,1-5月新能源發電216.19億千瓦時。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分別為69.07%和49.36%,保持全國領先。
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政府《沈陽市儲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沈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6月20日)
到2025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培育形成5—8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聚30—50家儲能產業相關企業,全市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60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培育形成10—1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聚50—80家儲能產業相關企業。
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實現年產值500億元,形成覆蓋全市、輻射全省的氫能全產業鏈全景式試點示范基地。到2030年,全市氫能產業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形成輻射全省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引領區和策源地,氫能全產業鏈基礎形成。
近日,上海人大公布一則關于建議制定《上海市工商業儲能條例》的議案。文件對于發展工商業儲能的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及標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而具體的方向。文件提出:積極探索隔墻售電落地模式。鼓勵分布式項目向同一變電臺區的符合政策和條件的電力用戶直接售電,電價由供用電雙方協商,簽訂能源服務協議,電網企業負責輸電和電費結算。建議在選定的區域或工業園區內實施隔墻售電,并盡快制定實施細則,打通最后一公里。建議完善工商業儲能結算機制。建議參考分布式光伏結算體系,由國家電網統一安裝測量計表,由權威第三方核算儲能收益。推動工商業儲能充電時段減免輸配電費、需量電費等措施,可有效激勵工商業儲能在低需求時段進行充電,提高工商業儲能的利用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鼓勵更多企業投資和使用儲能技術。同時,應該建立儲能的市場交易機制,允許工商業儲能自主參與電力市場的多種交易環節,如電量交易、電價交易、輔助服務、需求響應等,為儲能提供多元化的收益來源,增加儲能的投資回報率,促進儲能的市場化發展。
《綠動歐洲——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歐發展報告》在布魯塞爾發布(6月19日)
報告調研顯示,82%的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導致對歐投資信心下降,73%的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對其歐洲市場銷量產生負面影響,業界呼吁盡快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關切與分歧。
歐委會批準意大利支持可再生能源生產的計劃(近日)
Recurrent Energy完成5.13億美元融資,用于亞利桑那州1200MWh儲能項目(6月20日)
項目計劃于 2024 年第三季度開始建設,預計商業運營將于 2025 年第二季度開始。該項目與亞利桑那州公共服務公司簽訂了20 年的收費協議,預計在建設期間將創造 200 個就業崗位。建設完成后,該項目每天將為大約 244,000 戶家庭提供四小時的電力,使可再生能源能夠進一步推動亞利桑那州不斷增長的經濟。
俄羅斯和越南通過關于深化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6月20日)
越南國家主席蘇林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通過了關于深化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有效落實、盡快談判和加強越南與歐亞經濟聯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此外,雙方同意盡快研究和擴大新能源、清潔能源、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合作。雙方愿在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的基礎上,促進防務與安全合作。
彭博社:中國碳達峰或提前到來(6月18日)
彭博社發布的一篇報道認為,光伏和水電的激增,化石燃料發電量的減少,意味著中國可能已經在2030年碳達峰這個期限之前的幾年達峰。不過,這一目標的實現,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以及中國決策層是否會被迫重新安排碳排放高的投資以恢復增長。
鄒驥:科技和產業革命或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6月20日)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20日在京舉行“能源中國——統籌轉型與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下的產業動能煥新”主題活動,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活動上說,長時間以來,經濟增長、能源安全和氣候與環境保護一直是我們追求的政策目標,但在傳統能源技術、治理體系內,這三個目標很難相向而行,并呈現出所謂的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面對這一矛盾該怎么辦?鄒驥表示,過去十多年間,以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電網技術、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在能源行業中的應用發展壯大為標志,能源科技產業革命已洶涌而至、方興未艾,越來越展現出上述三個政策目標是可以協同實現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