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微生物學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5.64, JCR1區)全文發表了我所動物營養與健康養殖學科團隊的最新成果“The gut microbiota-bile acids-TGR5 Axis mediates Eucommia ulmoides leaf extract alleviation of injury to colonic epithelium integrity”。翟振亞博士為第一作者,吳信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揭示了杜仲葉提取物能夠通過膽汁酸受體TGR5,有效調節小鼠的腸道菌群結構和血清膽汁酸的組成,從而促進腸上皮的損傷修復。
腸道是哺乳動物最大的吸收、免疫和微生物定植器官。維護和改善腸道健康,對于改善生長和免疫,維護動物健康至關重要。杜仲是中國傳統的中藥,其藥用歷史悠久,在臨床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臨床應用顯示,杜仲在促進骨骼損傷修復和改善肥胖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在維護腸道健康方面的作用和潛在機制仍未完全研究清楚。針對這一問題,江西省科學院動物營養與健康養殖學科團隊,對杜仲葉的有效成分、藥用效果以及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杜仲葉提取物能夠有效調節小鼠的腸道菌群結構和血清膽汁酸的組成。動物和細胞模型試驗表明,膽汁酸受體TGR5在腸炎的損傷修復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腸道菌群-膽汁酸-TGR5”軸可能是維護動物改善動物腸道健康和腸道發育的潛在重要靶點。
該項研究得到了江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江西省“雙千計劃”、中國博士后面上項目、江西省科學院博士啟動項目和廣東省科技特派員計劃項目的資助。
論文信息詳見: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1.727681/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