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0年自然科學研究(實驗)系列
高中級職稱申報工作的通知
贛科院字〔2020〕26號
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有關單位人事部門:
根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0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贛人社字〔2020〕227號)要求,現就做好2020年自然科學研究(實驗)系列高中級職稱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人員范圍
(一)高級:在我省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實驗)工作,符合自然科學研究(實驗)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
(二)中級:在我省省直單位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實驗)工作,符合自然科學研究(實驗)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關政策
(一)申報自然科學研究(實驗)資格條件執行《江西省專業技術資格條件(2011年修訂版)》(贛人社發〔2011〕47號)。業績成果、論文等條件可按照《關于深化職稱評價改革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贛人社發〔2016〕23號)有關規定執行。
(二)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工作的若干意見》(贛人社發〔2019〕23號)規定,本科畢業后在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或大專畢業后在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3年以上且現仍在企業工作的人才,可不受初級職稱“臺階”限制,直接申報中級職稱評審。
(三)省外來贛人員須按《省外來贛人員專業技術資格確認暫行辦法》(贛人社發〔2012〕41號)辦理專業技術資格確認后,方可在我省申報高一級職稱。
(四)從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申報職稱可按照《關于從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人員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贛人社發〔2016〕18號)有關規定執行,其中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2個月以上的終算時間為今年6月底。
(五)專業技術人員申請轉評,須在現任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年以上,經單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應崗位職責,并取得現崗位工作業績,方可參加同一級別的職稱考試或評定,并按新系列標準條件申報職稱。轉評人員當年度不得申報高一級職稱。未經轉評的人員,不得跨系列申報高一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資歷計算可按轉評前后實際資格和聘任時間累計計算。
(六)申報評審職稱的人員,其學歷、學位、資歷(資格、聘任時間)、工作年限、業績(含論文、論著)等終算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時間按年頭計算。業績從取得現資格之年起計算。申報人員所提供的論文論著、科研課題、獎勵項目等業績材料應在業績起算、終算時間之內。不在起算、終算時間之內的業績材料不作為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的依據。
(七)正常及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的人員,須進行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八)資格審查費和評審費按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收費標準的復函》(贛發改收費字〔2004〕523號)規定的標準執行,將通過“江西省職稱申報評審系統”直接向參評人員收取。具體將通過系統通知參評人員繳費。
三、網上申報
通過“江西省職稱申報評審系統”(網址https://hr.jxhrss.gov.cn/zcxt)進行網上申報,評委會不再受理紙質申報材料。組織機構按照《江西省職稱申報評審系統組織機構創建規則》(見“贛人社字〔2019〕200號”文附件)自上而下逐級創建(已創建的單位無需再創建),個人系統賬戶由用人單位(包括單位編外人員)創建。
網上申報時間從7月27日起至8月21日止。申報人員按本通知要求和系統規定要求實事求是填報信息,并掃描上傳清晰的電子版證明材料,材料類型為JPG、JPEG或PDF格式,單個文件大小不超過2M。因申報個人上傳材料不清晰或出現漏報、錯報、未放指定位置導致的后果,由申報個人承擔。申報材料報至評委會后原則上不再補充材料。
(一)學歷佐證材料
1. 2002年及之后取得的學歷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上學信網免費申請),并在“學信網驗證碼”欄目中填入12位數的驗證碼(驗證有效期要在2020年12月底前有效);
2.根據教育部《關于取消高等教育學歷認證收費以及調整認證受理范圍的公告》,2002年以前取得的學歷提供《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上學信網免費申請);
3.取得國外學歷學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4.取得港澳臺地區學歷學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港澳臺學歷學位認證書》;
5.取得黨校、中專學歷的,提供學籍卡或畢業生登記表等相關材料。
(二)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材料
上傳現專業技術資格證書?,F專業技術資格是轉系列后取得的,還需上傳所轉系列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三)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材料
1.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需上傳連續的《事業單位崗位聘用人員備案表》或《工資變動審批表》(聘任時間以表上時間為準),系統能自動關聯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信息的,申報人員無需再填報;
2.事業單位聘用人員需上傳單位聘任文件或聘書;
3.企業人員無需提交聘任材料。
(四)社保參保繳費證明材料
申報人員無需上傳社保參保繳費證明,只需在系統“個人社保參保繳費證明”欄中選擇社保參保地,系統將自動關聯社保參保信息。要求申報人員2020年連續半年以上參保,社保繳納單位與其工作單位一致。
(五)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材料
對照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先選擇專業技術工作經歷類別,再填寫相關的經歷內容,并上傳相應的佐證材料。
(六)業績成果-論文論著材料
1.論文論著各限填報8篇(部),內容要與本人申報專業相關,按質量高低填報;
2.論文須在中國知網(www.cnki.net)、萬方數據(www.wanfangdata.com.cn)或維普網(www.cqvip.com)上進行檢索驗證,并將檢索到的網頁地址復制到系統“檢驗驗證地址”欄目。檢索不到或未填檢索驗證地址的視為無效論文,不作為評審依據;
3.論文要分項上傳刊物的封面、主辦單位頁、目錄頁、正文等,外文須上傳中文譯文。論著要分項上傳封面、版權頁、目錄(摘錄)頁、編委會名單頁、標有著作字數頁。
(七)業績成果-課題(項目)材料
1.上傳的課題(項目)內容要與本人申報專業相關,按質量高低填報;
2.申報人員須提供包括立項、結題(驗收、鑒定)等一套完整的原件資料。上傳材料含立項、結題(驗收、鑒定)材料的封面,個人排名、立項、結題(驗收、鑒定)單位蓋章頁。其中個人排名頁面須加蓋立項單位或鑒定(驗收)單位或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公章。
(八)業績成果-獎勵和榮譽材料
上傳的獲獎內容要與本人申報專業相關。
(九)業績成果-專利材料
1.上傳的專利內容要與本人申報專業相關,按水平高低排序;
2.專利須在中國知網(www.cnki.net)“專利”欄進行檢索驗證,并將檢索到的網頁地址復制到系統“檢驗驗證地址”欄目。
(十)業績成果-其他業績-智庫成果材料
上傳作為第一完成人撰寫的應用對策研究報告、建言獻策報告、調研報告或政策建議等智庫研究成果,以及被行業主管部門或獲領導書面肯定性批示的證明材料。上傳到“業績成果—其他業績—技術工作報告”欄目。
(十一)業績成果-其他業績材料
對照資格條件需上傳的其他業績佐證材料,按照資格條件符合性逐條做好排序,上傳標準參照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材料的要求。
待省電子政務共享數據統一交換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后,學歷、資格證書等信息將實行數據共享或數據對比,將不再需要上傳電子版材料。
四、審查推薦
(一)用人單位要發揮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擇優推薦,其中,事業單位要在崗位結構比例內推薦,無空缺崗位的按“退二進一”“退三進一”等“多退少補”辦法過渡。要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專業技術資格申報工作的通知》(贛人發〔2003〕35號)要求,堅持“公開、展示、評估、監督”的申報辦法,認真做好申報推薦工作。健全單位內部監督機制,堅持申報數量、申報條件、推薦程序、推薦結果公開公示。
(二)用人單位要對申報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表現及工作業績進行考核評估,嚴格把好推薦關,不符合資格條件的一律不得推薦。要對申報人員在系統中填報的內容和上傳材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時效性進行認真審查并做好公示公開、展示工作,弄虛作假的或存在其他違規行為的一律不得報送。
(三)主管部門、人社部門要認真審查申報材料,重點審查申報人員是否符合條件、上傳材料是否清晰真實有效齊備規范、上傳材料與填報內容是否一致。對不符合申報條件或不符合申報要求的,注明存在問題并及時退回;對弄虛作假或舉報核實確有問題的,取消申報資格并列入“黑名單”。主管部門在推薦報送前,還須以適當方式對申報人員信息進行公示。
(四)用人單位、主管部門、人社部門要及時完成網上審查工作,對被退回材料要及時告知申報人員重新填報。省職稱辦網上受理高級資格截止時間為9月10日。省科學院網上受理省直單位中級資格截止時間為9月10日。
職稱工作政策性強、關注度高,各地各部門要及時通知申報人員按照規定時間進行申報,逾期將無法申報。
聯系人:省科學院人事處 賀穎、田曉娟
聯系電話:0791-88177662、88175706
江西省科學院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0年7月20日
關于做好2020年自然科學研究(實驗)系列高中級職稱申報工作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