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林木遺傳育種 |
研究領域
主要以樟樹和鵝掌楸等為材料,進行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良種和新品種選育、組織培養、植物抗性機理和生殖生物學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發掘等。
教育經歷
1985-1989年 南京林業大學 學士學位
1997-2000年 南京林業大學 碩士學位
2006-2010年 南京林業大學 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9年—2002年 南昌市林科所,副所長
2002年—2022年 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所長
2022年—今 江西省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2010年—今 江西省觀賞植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今 江西省重金屬污染土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榮譽
2007年-- 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2008年-- 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2010年-- 江西省林學會常務理事
2013年-- 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帶頭人
2018年-- 江西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
2018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科技獎勵
2016年 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鵝掌楸屬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良種選育及應用推廣(排名 第一)
2009年 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金邊瑞香工廠化繁育技術體系研究與產業化(排名第一)
2005年 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雜種馬褂木扦插繁殖技術研究(排名第一)
代表性論文與著作
Yongda Zhong, Aihong Yang, Shujuan Liu, Lipan Liu, Yanqiang Li, Zhaoxiang Wu and Faxin Yu*. RAD-Seq Data Point to a Distinct Split in Liriodendron (Magnoliaceae) and Obvious East–West Genetic Divergence in L. chinense. Forests, 2019, 10, 13; doi:10.3390/f10010013.
Yang AH, Zhong YD, Liu SJ, Liu LP, Liu TY, Li YQ and Yu FX*. New insight into the phylogeographic pattern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Magnoliaceae) revealed by chloroplast DNA: east–west lineage split and genetic mixture within western subtropical China. PeerJ, 2019, 7:e6355 DOI 10.7717/peerj.6355.
Y.D. Zhong#, X.Y. Sun#, E.Y. Liu, Y.Q. Li, Z. Gao, F.X. Yu*. Expressed Sequence Tag analysis of functional genes associated with adventitious rooting in Liriodendron hybrids.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6, 15 (2): gmr.15027606.
劉淑娟,楊愛紅,周華,劉騰云,李彥強,鐘永達,余發新*. 樟樹的開花特性及傳粉生物學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 2019, 47(1): 111-114.
鐘永達,趙善文,程澤龍,李彥強,劉立盤,楊愛紅,孫小艷,劉騰云,劉淑娟,肖亮,周華,吳照祥,蔣祥英,余發新*. 基于種苗表型初步構建中國樟樹核心種質.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19, 41(1): 81-89.
孫小艷, 陳銘, 李彥強, 吳照祥, 鐘永達, 余發新*. 淹水脅迫下北美鵝掌楸無性系生理生化響應差異. 植物生理學報, 2018, 54 (3): 473-482.
鐘永達, 田曉娟, 李彥強, 劉立盤, 楊愛紅, 劉淑娟, 余發新*.吉泰盆地古樟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8, 38(3) :31~35.
Zhiting Li, Yongda Zhong*, Faxin Yu and Meng Xu*. Novel SSR marker development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based on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8, 1-4, doi:10.1017/S147926211800014X4.
鐘永達, 張新, 李彥強, 劉立盤, 余發新*. 鵝掌楸全基因組調查. 分子植物育種, 2017, 15(2): 507~512.
鐘永達, 李彥強, 劉立盤, 楊愛紅, 劉淑娟, 吳照祥, 余發新*. 基于掃描儀和ImageJ軟件的香樟種子測量與種源分析.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7, 37 (6) :48~53.
鐘永達, 胡淼, 余發新*. 鵝掌楸屬樹種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 生命科學, 2016, 46: 260~268.
鐘永達, 袁凡, 孟偉偉, 余發新*. 材用樟樹遺傳變異與苗期選擇初步研究.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2016, 40(2):197~203.
Yingnan Chen, Yan Mao, Hailin Liu,Faxin Yu, Shuxian Li, Tongming Yi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PLos ONE, 2014, 9(3):e90842-e90842.
Ma, Qiuyue, Feng, Kai, Yang, Wanxu, Chen, Yingnan, Yu, Faxin, Yin, Tongming.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ucleotide variations in the genome of Ziziphus jujuba (Rhamnaceae) by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4, 41(5):3219-3223.
余發新,孫小艷,高柱,劉騰云. 雜種馬褂木無性系生根遺傳變異研究.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0, 1:0090-0095.
余發新,孫小艷,徐立安,孟偉偉. 木本植物根系總RNA提取方法的比較和分析.林業科技開發,2010, 4:90-94.
余發新,潘惠新,劉騰云,江洪如.雜種馬褂木扦插繁殖技術研究 Ⅰ 穗條產量及促根劑配方試驗.江西科學,2005, 6:713-717.
余發新,孟偉偉,高柱,劉騰云等. 雜交鵝掌楸扦插繁殖技術研究Ⅱ.插穗粗細及環境條件與生根的關系.江西科學,2006, 1:21-25.
余發新,周華,孫小艷,李彥強. 雜種馬褂木幾種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規律及其早期選擇.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0, 4:0729-0734.
余發新/等著. 《鵝掌楸屬種質資源及其創新利用》,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6.
金志農、余發新譯 《生態經濟學引論》(Michael Common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部分項目或標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項目---雜種鵝掌楸不定根cDNA文庫構建及相關基因篩選(31260188),主持。
國家科技部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項目---鵝掌楸與香樟種質資源及其創新利用國際培訓班(1716),主持。
江西省林業廳林業科技創新專項---雜交馬褂木優良無性系選育(201805),主持。
中央財政林業推廣項目---雜種馬褂木與白花泡桐良種選育與豐產示范,主持。
科技部APEC科技合作產業化基金---雜種馬褂木良種選育技術及產業化示范,主持。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北美鵝掌楸抗逆性種源及種間雜種新品種選育,主持。
國家農轉資金項目---金邊瑞香脫毒快繁與栽培中試,主持。
國家林業局項目---特色樟樹快繁技術推廣,主持。
江西省學術帶頭人培養項目---基于RNA-Seq技術北美鵝掌楸耐水基因挖掘,主持。
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國馬褂木×北美鵝掌楸新品種選育,主持。
國家農轉資金項目---金邊瑞香脫毒快繁與栽培中試,主持。
江西省地方標準---雜種馬褂木扦插繁殖技術規程(DB36/T 559-2009),第一。
江西省地方標準---楊樹扦插育苗技術規程(DB36/T 558-2009),第一。
審定良種或新品種
雜交鵝掌楸優無1,贛R-SC-LC-001-2014(5),江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
雜交鵝掌楸優無2,贛R-SC-LC-002-2014(5),江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
雜交鵝掌楸優無3,贛R-SC-LC-003-2014(5),江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
下一篇:助理研究員 劉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