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江西省科學院、省林業局聯合主辦,靖安縣人民政府和江西省生態學會等承辦的2020年江西省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靖安縣寶峰鎮啟動,我省這次活動主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延彬、省林業局局長邱水文,省科學院院長、省生態學會理事長熊紹員,宜春市副市長龔法生,靖安縣縣長嚴旭輝在開幕式上致辭。我院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古和今出席活動。
熊紹員指出,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全社會對于如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深刻思考,我們要順應自然,尊重萬物變化,向自然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與途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通力協作,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才能落在實處。通過開展“中國生態科普行暨贛鄱科普大講堂”等宣傳活動,希望不斷增進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全社會的參與度,營造“人人愛護自然、共同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江西。
會上,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海根,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鄒發生和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夏斌分別作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安全”“鳥類多樣性研究及保護思考”“生物多樣性助力生態農業”大會報告。江西省生態學會邀請了廣西大學副教授、廣西生態學學會秘書長羅應華,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華、江西師范大學教授簡敏菲、江西農業大學教授施建敏、省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成靜清、南昌航空大學副教授丁園等專家分別做了科普報告,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戴年華研究員為首批“中國生態科普行暨贛鄱科普大講堂”的科普專家頒發了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江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科技·社科志愿者證”。
期間,與會專家30多人共同探討了我省新形勢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與生物多樣性維護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