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院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科院動態

我院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研究成果

來源:流域所    更新時間:2019-10-22    瀏覽:11566
【字體:

 近日,院流域生態研究所涂文清課題組在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國際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新型PFOS替代品水生生態風險評價的最新研究成果。

圖片2.p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是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7.149,通常僅報道環境領域原創性的研究成果。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我院流域生態研究所涂文清副研究員,研究論文題目為“Bioconcentration and metabolic effects of emerging PFOS alternatives in developing zebrafish”(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DOI: 10.1021/acs.est.9b03820)。此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資助號:41867064和21647005)。這是流域所首次以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單位在該期刊發表論文,該論文的發表將為促進流域生態所生態毒理學課題組的穩步前進做出貢獻。

  隨著PFOS的逐步淘汰,新型PFOS替代品全氟烷基醚磺酸鉀(F-53B)和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鈉(OBS)開始出現在市場上,但對其生態風險知之甚少。課題組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將斑馬魚胚胎暴露于PFOS、F-53B和OBS中,以評估其生物富集性和能量代謝影響。研究發現:(1)這三種PFASs在斑馬魚體內的生物富集能力順序為F-53B > PFOS > OBS,其生物富集系數介于20至357;(2)暴露于F-53B和PFOS而非OBS會增加斑馬魚能量消耗、降低攝食量,且在轉錄和翻譯水平上降低參與代謝途徑基因的表達;(3)分子對接結果揭示PFASs與葡萄糖激酶的結合親和力順序為:F-53B > PFOS > OBS。(4)進一步的PoD(Point of Departure)結果表明分子和組織水平上的代謝終點對F-53B最敏感,其次是PFOS和OBS??傮w而言,F-53B具有最強的生物富集潛力和最強的代謝破壞作用,其次是PFOS和OBS。以上研究成果對評估PFOS替代品F-53B和OBS在野生生物和人類中早期發育的代謝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1 - 副本.png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