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物資源研究所飼用植物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在功能性植物源蛋白及提取物的利用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魚粉作為主要水產飼料蛋白資源,其價格不斷上漲,制約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為了節約飼料成本,減少魚粉等昂貴動物源蛋白在飼料中的應用,飼用植物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聯合韓國建國大學、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調查了長期飼喂低魚粉飼料(以豆粕等植物蛋白替代30%魚粉)對橄欖比目魚腸道菌群多樣性的影響。此項研究表明,飼喂低魚粉飼料能夠顯著增加乳酸菌和發光桿菌屬豐度,降低普氏菌屬和普雷沃菌屬豐度;植物蛋白可作為一種潛在的魚粉替代物,長期飼喂也不會顯著改變橄欖比目魚的腸道菌群。
團隊從飼喂包含植物蛋白的低魚粉飼料的橄欖比目魚腸道中分離、鑒定、篩選出適用于高溫膨化飼料,具有耐高溫,耐酸和耐膽汁活性、纖維降解能力以及良好腸道粘膜吸附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其添加使用能夠顯著增強比目魚血清中髓過氧化物酶、溶酶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上調肝臟IL-1?、IL-6和TNF-α細胞因子的表達,提高腸道乳酸菌等有益菌的豐度。
此外,本團隊發現韭菜、構樹、杜仲和苧麻等功能性植物經過發酵等特定的工藝處理后,其多酚、黃酮類活性物質增多,纖維含量降低,其抗菌和抗氧化等活性顯著改善,可以作為功能性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的使用。
團隊系列研究由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和韓國建國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完成,研究成果先后發表在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Animals,MicrobiologyOpen和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等期刊上,申請相關專利3項。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mbo3.992
https://www.mdpi.com/2076-2615/9/12/103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046481930765X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mbo3.767
供 稿:牛凱敏
核 稿:蔡力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