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進展
當前位置: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進展

《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江西省科學院文章:科學謀劃“科創飛地” 深化區域協同發展

來源:科技戰略研究所    更新時間:2024-06-24    瀏覽:3967
【字體:

2024年6月17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王秋林博士理論文章:科學謀劃“科創飛地” 深化區域協同發展?,F將全文轉載如下: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科技創新與區域協同發展日益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強重大科技攻關,增強產業創新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建立健全區域內省際合作機制,提升區域協同發展水平”。這一重要指示為深化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創飛地”是深入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跨區域創新合作向資源富集的地方“借力”發展,已成為各地發展共識。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江西要“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資源”“推動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G60科創走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對接,支持企業設立‘科創飛地’”。順應我省創新發展需求、打通跨區域資源通道,支持引導江西“科創飛地”健康發展,既是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區域協同創新、塑造江西發展新優勢的迫切要求。

完善頂層設計,讓更多飛地“飛起來”。當前,江西周邊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武漢等已成為我國“科創飛地”相對集中區域。發揮江西地緣優勢,立足發展全局、完善頂層設計,相關部門要為我省“科創飛地”總體建設發展做出方向指引。一是健全省際合作機制。健全江西與創新資源聚集地的省際創新合作機制,明確“科創飛地”的稅收分成、統計歸屬等合作利益分享方案,加快推進省際“科創飛地”規范化建設和發展。二是完善省內支持政策。填補“科創飛地”支持政策空白點,為我省“科創飛地”的建設運行、人才管理、成果轉化、產業對接等完善指導意見,也為各設區市以及縣(市、區)出臺細化政策提供依據。三是做好雙方協商溝通。飛地雙方建立協商溝通機制,協調解決飛地建設、運營等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設立日常事務辦公室,及時協調處理日常工作事宜。

明確建設目標,讓飛地“飛得高”。引導我省各地結合本地創新現狀、明確建設目標,切忌定位不清、生搬硬套,從長遠角度、因地制宜推進飛地建設,讓“科創飛地”真正為江西產業轉型升級蓄勢賦能。一是理性選擇地點。建設地點選擇可依據創新活躍度、要素聚集度、本地產業關聯度、距離遠近等因素綜合考量確定。二是合理確定面積。依據產業發展、創新需求、資金預算等現實狀況,認真評估、合理確定飛地運營面積,避免貪大求全造成資金壓力過大、物理空間閑置、資源浪費。三是明確目標定位。聚焦本地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明確飛地對接創新資源要素、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目標定位,引入高端人力資源、社會資本和創新技術,有效帶動當地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

專業運營管理,讓飛地“飛得遠”。完善“政府主導、專業運營”模式,擦亮科技底色,開辟飛地招商新賽道、探索創新發展“更優解”。一是政府主導管理。成立飛地工作領導小組,科技、工信等相關單位為成員,不定期召開飛地工作聯席會議,研究飛地人才、招商、運營及考核、監督等事宜。二是企業專業運營。針對政府市場化運營經驗不足的現狀,由地方國有企業設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作為飛地運營公司,組建專業運營團隊、以市場化手段開展運營。三是擦亮科技底色。注重創新引領,不僅關心投資規模和強度等傳統招商指標,更關注項目成長性、項目團隊的研發實力、發展潛力、與本地企業嫁接匹配度等內容,精準識別優質初創項目,在“投早投小、精篩細培、靠前服務”上加大力度,避免走“拼稅收、拼場地、拼補貼”的老路。

強化配套支持,讓飛地“飛得穩”。加強公共服務保障,打通堵點、完善配套,有力推動各項舉措落地生效,更好提升飛地創新人才和創新主體的獲得感,吸引更多創新要素。一是明確同等待遇。明確飛地引進人才與本地引進人才在經濟、社會地位、職稱評審、技能考評、項目申報等方面享受同等權利待遇。二是完善公共服務。突破人事關系、戶口、社保等限制,重點解決飛地人才落戶、關系轉接、子女入學、住房醫療等生活配套公共服務,讓飛地人才更有歸屬感。三是鼓勵成果轉化。鼓勵支持飛地創新成果本地轉化,納入本地產業引導基金、本地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投資項目庫,以市場化方式對項目予以支持,并享受本地相關獎補政策。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