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胡紫祎理論文章:認識顛覆性技術 找準創新突破口?,F將全文轉載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發展顛覆性技術對實現我國科技創新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弄懂顛覆性技術的內涵以及所具有的特點和影響,弄明白它與前沿技術、新興技術、“卡脖子”技術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深刻認識江西產業顛覆性創新的可能路徑,擁抱機遇,奮發有為,對建設現代化江西至關重要。
何為顛覆性技術
顛覆性技術,又稱破壞性技術,是一種另辟蹊徑、對已有傳統或主流技術格局和發展路徑產生整體或根本性改變的技術。它可能是科學原理重大突破產生的全新技術,如歷史上經歷的三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分別是以蒸汽機、電力、電子計算機等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為代表,引領社會進入新時代;也可能是基于現有技術的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應用,如互聯網技術在購物、支付等領域的滲透與應用,直接導致了人們購物方式、消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
顛覆性技術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坦森提出,被定義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取代現有主流技術的技術。隨后得到政府、智庫、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其概念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不僅成為當前應用于產業、商業、技術和軍事等領域的通用概念,而且逐步向國家戰略的高度發展,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戰略競爭前沿和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顛覆性技術的特征及其效果
在技術突破和國家戰略視角下的顛覆性技術具有前瞻性、突變性、替代性、高影響力等特征。
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大多是在各個領域的科技前沿,針對長期制約技術發展的挑戰性問題進行研究,當相關研究取得跨越式突破時,可能會產生顛覆性技術。
突變性。與漸進性技術相比,顛覆性技術不會按照傳統技術軌道與S曲線理論進行可預測的技術演化,而會創造新的軌道,形成技術突襲,實現換道超車。顛覆性技術產生于非連續性狀態,非連續性狀態的出現具有一定的突變性。
替代性。以顛覆性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具有顛覆性創新,有望引發產品、服務、工藝裝備和設計方法等更新換代,或者創造全新的產品形態,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將超越原有技術并產生替代。
高影響力。顛覆性技術具有顛覆現狀、改變游戲規則和重塑未來格局的潛力,對推動經濟發展、增強軍事實力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影響。高影響力是顛覆性技術較為核心的特征,即使一項技術具備其他全部特征,但并未對后續技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也不能稱為顛覆性技術。
此外,顛覆性技術在研究過程中還具有高風險、高投入、周期長、不確定、難預測等特性。
顛覆性技術引起的顛覆性效果,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歸零效應。顛覆性技術逐步取代當前主流技術,導致原有傳統產業的技術、規則、資產等在相同功能上降低其使用價值,甚至最終失去使用價值,不再繼續作為主要的技術方法或工具得到市場或社會的采用。
二是重塑格局。顛覆性技術取代現有主流技術的結果是戰略性、全局性、體系性的變革,改變現有的體系結構和秩序,使經濟社會發展范式在宏觀圖景上發生本質的變化。
三是未來主流。顛覆性技術首先破壞了現有技術的價值體系,但與此同時,也從邊緣力量出發,通過與現有主流技術的競爭博弈,逐步替代并可能催生新的未來主流的技術價值體系。
顛覆性技術與新興技術、前沿技術、“卡脖子”技術的關系
與顛覆性技術經常一同被提及的概念還有新興技術、前沿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新興技術最早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新興技術管理研究小組提出,定義為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有可能創立一個新行業或者改造一個現有行業的創新??梢娦屡d技術面向的對象是行業,很可能對未來的結構經濟或行業發展產生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興技術為美、日、西歐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我國為拉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也從國家層面上規劃新興技術產業,強調其重要性。前沿技術代表技術的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能夠為產業注入新的動能。21世紀初期,我國內部面臨能源、環境、創新、經濟結構等問題。為破解困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提出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提高持續創新能力,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翱ú弊印奔夹g是中國情境下的技術概念,指受制于人的關鍵核心技術,當前面臨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科技強國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的封鎖,突破“卡脖子”技術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顛覆性技術、新興技術和前沿技術并不僅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而是交叉關系。與新興技術、前沿技術相比,顛覆性技術的不確定性更強,社會影響力更深遠,在技術形態上更具有超越性和突變性。此外,顛覆性技術往往來源于現有技術與新興技術的組合,當其發生屬性創新并在新競爭平臺中替代了現有技術范式,顛覆性就得以體現。
“卡脖子”技術多從關鍵核心技術的視角和國家經濟戰略與科技戰略的視角進行探討。顛覆性技術是提前布局,占領制高點,搶長竿,從而實現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發展;“卡脖子”技術是彌補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窘境,補短板,保障現有發展?!翱ú弊印奔夹g創新能夠保障顛覆性技術創新的順利進行;顛覆性技術創新有助于化解“卡脖子”技術問題,當面臨“卡脖子”技術威脅,顛覆性技術能夠起到替代作用,解“卡脖子”困局。
江西如何擁抱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曾預測,柔性電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學、泛物聯網、空間科學、健康科學、能源科學和數據科學等八大領域,最有可能產生顛覆性創新。江西在柔性電子等電子信息領域,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陶瓷高端材料等新材料領域具備一定優勢,可以重點圍繞這些領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速孕育顛覆性技術變革和群體性技術突破,不斷催生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謀求生產力質的飛躍。
開展顛覆性技術研究,長期跟蹤國內外技術動向。建議依托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江西省科學院、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研究院、現代產業發展研究院等有條件的機構開展顛覆性技術研究,并予以穩定的資金支持,對顛覆性技術發展及產業化過程進行長期跟蹤,滾動發布研究成果。建議上述研究機構瞄準世界顛覆性技術發展前沿,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江西資源優勢,著力挖掘原創型顛覆性技術。
建立技術評估體系,遴選、培育與發展顛覆性技術。探索建立以非共識指標、顛覆性指標和產業化指標為核心的非常規技術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顛覆性技術發展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在此基礎上,組織專家對潛在顛覆性技術進行評級與評估,遴選出一批潛在顛覆性技術,為相關部門項目選題、立項提供參考。同時,建議設立顛覆性技術專項資金,資助我省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龍頭領軍企業和學科帶頭人面向中長期市場應用,對已通過立項論證的顛覆性技術進行培育與發展。
加快推進“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協同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開展顛覆性技術研究的省內智庫、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建立定期交流研討機制,共享研究成果。充分發揮我省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用,有機銜接顛覆性技術的上下游與“產學研用”各要素,重點攻關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共性技術、重大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課題。同時,發揮政府資金撬動作用,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服務,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并在稅收方面提供優惠政策,為顛覆性技術轉化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