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進展
當前位置: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進展

《江西日報》刊登我院文章:推動新型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邁進

來源:科戰所    更新時間:2023-04-18    瀏覽:4580
【字體:

 2023年4月18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王秋林博士理論文章:推動新型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邁進?,F將全文轉載如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新型工業化是指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蓋廣、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主要內涵的工業化。江西近年來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全力推進“2+6+N”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綜合實力得到有效提升。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大力推進我省新型工業化,推動新興工業大省向新興工業強省邁進,要在搶先機、補短板、聚智慧上邁出新步伐。

 布局未來產業,搶工業發展先機。未來產業是指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它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方向,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力量。目前我省未來產業發展初具條件,前瞻性思考、戰略性布局未來產業,既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現代化工業強省、贏取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更是推動江西高質量發展、提升江西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位勢的有力支撐。一是原始創新。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載體,瞄準世界前沿技術,聚焦我省未來產業發展重點布局領域,設立未來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圍繞源頭技術、核心工藝打造一批具有“獨門絕技”的企業,啃下原始創新“硬骨頭”、勇闖未來產業“無人區”,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二是跨界融合??缃缛诤鲜俏磥懋a業涌現及發展壯大的重要機制,順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和規律,科學合理規劃,推動建立有利于產業跨界融合的商業環境與政策體系,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線上產業與線下產業融合滲透共同發展。三是體系構建。謀劃未來產業發展路線圖,布局未來產業先導示范區,完善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科技資源共享、投融資等服務,探索解決應用場景、運營機制、商業模式等關鍵問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政策鏈深度融合,構建創新引領、區域協同、主體多元、學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未來產業創新體系。

 加大研發投入,補工業發展短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江西近年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開展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全省創新能力水平顯著提升,但對標創新型省份建設要求還有差距。加大研發投入既為工業發展補短板、增后勁,也是創新江西建設應有之義。一是建立長效增長機制。落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要求,省、市、縣三級應建立長效增長機制,確保公共預算科學技術支出每年遞增,并逐年提高財政科技支出研發經費占比。二是國有企業要擔當作為。落實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發展要求,鼓勵國有企業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獨角獸、瞪羚企業,動員在贛央企、?。ㄊ校賴衅髽I每年力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全國同行業水平,并逐年持續穩定增長。探索研發投入考核激勵機制,加大企業研發投入考核權重,并將考核結果與企業領導的獎勵、薪酬分配掛鉤。三是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鼓勵支持金融機構設立科技支行,聚焦我省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發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貸款,做大做優“科貸通”服務品牌,提升融資支持額度。依托科技管理部門掌握的企業科技信息,綜合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探索建立科技型企業金融支持“白名單”,為金融機構動態管理、精準識別和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建設人才中心,聚工業發展智慧。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提速建設中部地區重要人才中心,以非常之舉打造天下英才重要首選地。工業是現代化新征程的主力軍、創新創業的主陣地,為工業發展集聚人才智慧、提供人才支撐是實現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引人要面向工業發展需求。人才招引如大海撈針,強化企業人才政策精準供給,以工業園區為單位,梳理企業人才需求清單,搭建園區、企業、院校、人才等多方交流平臺,組織專業化、小型化、精準化人才企業對接交流,同時完善人才兼職、柔性、聘用等機制,充實企業“外腦”。二是用人要瞄準工業生產實踐。推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政策傾斜、待遇提升、保障落實等方式引導人才深入工廠車間,讓長期扎根基層、創新一線的人才脫穎而出,吸引更多人才到一線。三是育人要賦權企業自主評價。賦予企業人才評價充分自主權,讓人才評價“企業說了算”。政府做好監督和服務,確保評價有據可依、流程科學嚴謹、結果客觀公正。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