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博士楊興峰文章: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發展?,F將全文轉載如下:
當前,我國創新創業及科技創新都面臨著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科技創新創業迎來大提升大發展的歷史機遇??萍计髽I孵化器(以下簡稱“孵化器”)作為孵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能有效推動知識技術的創造、轉移和轉化,促進創新經濟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加快江西科技企業孵化器轉型發展步伐,盡快形成與科技創新創業大發展相匹配乃至適當超前的服務能力,對推動江西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意義重大。
堅持模式創新,建設孵化器多元化發展新體系。
加強創業孵化鏈條建設,加大專業孵化器布局力度,拓寬孵化活動范圍,實現孵化器發展模式從單一向多元轉變。一是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型光電、航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江西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育成鏈條建設,實現從團隊孵化到企業孵化再到產業孵化的全鏈條、一體化服務。二是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圍繞主營業務建設專業型孵化器,利用其優勢的產業資源與創新資源,圍繞產業鏈條設計和打造自身孵化服務能力,助力在孵企業快速成長,助推龍頭企業轉型升級。三是借鑒外地經驗,打造江西企業孵化“三新”模式,即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設立創業孵化基金等方式,支持企業員工內部創新創業,打造內生孵化新模式;鼓勵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天使投資等方式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孵化新項目,打造外延孵化新模式;鼓勵創新型中小微企業開放自身技術和市場平臺,通過為進駐企業提供孵化器載體,實現集群發展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打造協同孵化新模式。
堅持質量優先,塑造孵化服務精益發展新能力。
落實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江西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崛起的實施意見》精神,以創業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提升孵化器增值服務水平。一是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支持各類孵化器聘請成功創業企業家、行業管理專家與投資、金融、法律、市場咨詢等專業機構人員等擔任創業導師,引導創業導師圍繞創業者的實際需求,為創業者提供專業性、實踐性的輔導與指導。二是推動江西省孵化器培訓機構將人才培養工作常態化,不斷提升管理服務人員的從業水平。三是支持各類孵化器在提供場地和設施供給、商務、項目申報等基本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項目包裝、項目診斷、創業咨詢、技術成果評估、市場推廣、產品改進、教育培訓、財務顧問、投融資、科技情報等增值服務。四是鼓勵孵化器建立第三方服務平臺或與知識產權、法律、會計、咨詢等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合作,做強做優孵化器在某一細分領域的服務能力,滿足江西特色、支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的新需求。
堅持區域合作,打造孵化器協調發展新格局。
針對江西孵化器發展的地域不平衡現象,完善區域孵化器協作網絡,強化中心城市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孵化器協調發展。一是加大政策、資金幫扶力度,引導有條件的縣(市、區)集中優質資源建設孵化器。二是完善孵化器行業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政府與孵化器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平臺效應,對江西省內各孵化器間的交流合作進行協調指導,促進省內孵化器間各類信息與資源共享。三是抓住江西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發展契機,克服不同地區在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市場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與障礙,鼓勵省內國家級高新區內的孵化器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創新資源密集區設立異地孵化器,以“孵化+基金+園區”為總體思路開展運營,促進發達地區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精準對接。四是發揮南昌、贛州等中心城市和南昌高新區、贛州高新區、贛江新區等園區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健全雙創服務資源共享機制,實現中心城市密集創新創業資源與周邊區域的雙向交流互動,帶動區域孵化事業協調高效發展。
堅持對外開放,邁出孵化器國際化發展新步伐。
積極開展新一輪孵化器國際化探索,進一步增強國內外孵化器間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江西孵化器發展水平。一是鼓勵江西省內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發機構、大型龍頭企業等各類主體,圍繞江西“2+6+N”產業發展需求,探索“國內注冊、海內外經營”的離岸模式,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創業孵化、專業服務保障等多功能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新創業平臺。二是借鑒江西成功舉辦“世界VR產業大會”“國家級大院大所產業技術進江西活動”經驗,積極舉辦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會展和學術研討等相關活動,搭建江西省與海內外孵化行業的信息交流、科研交流、項目合作平臺。三是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吸引國外孵化機構在江西設立分支機構或合作共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海外人才、技術、資本等雙創要素集聚,實現“全球項目+國際孵化+江西轉化”的雙創孵化新模式。四是發揮江西孵化器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尋求與海外科研院所、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國際性孵化行業協會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海外創業孵化的先進理念與模式,拓寬江西孵化器管理者的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