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江西日報》學與思版塊刊登我院科技戰略研究所陳春林博士文章: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邁上新臺階?,F將全文轉載如下: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近幾年,我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得長足發展?!笆奈濉睍r期,我省要在技術創新、集群培育、價值鏈提升、政策創新等方面不懈努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邁上新臺階。
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十四五”時期,要始終堅持厚植已有優勢產業。堅持鎖定那些有長期經驗積累和技術儲備的產業,在核心技術創新方向上保持一定的戰略定力,精準實施“卡脖子”技術攻關計劃。緊跟時代變化,強化應用研究。在核心技術追趕的同時,推進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在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加快“互聯網+”“智能+”等技術改造,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追趕的范疇。依托智能化深入實施“產業升級計劃”,全面支持VR、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學技術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應用。提升產業技術交叉應用研發能力,拓展更多產業交叉性應用場景。尤其要鼓勵和引導新材料產業與新能源、航空產業開展交叉技術創新,加快新能源材料、航空新材料等應用性技術和應用性場景探索。此外,鼓勵和引導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技術的交叉創新,推進我省裝備制造業智能化升級與數字化轉型。
聚焦產業集群培育。產業集群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笆奈濉睍r期,我省需要立足實際,謀劃高起點、穩中求進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制定出臺相應的行動計劃。一是集全省之力,打造2到3個“高、新、尖”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依托鷹潭市下一代信息網絡、贛州市新型功能材料這兩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揮好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藥國家大科學裝置和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一批國家重大創新平臺作用,集中在電子信息、新材料、中醫藥三個重點領域做出國際影響力。二是針對我省已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分別選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行培育。其中,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要突出“穩”,讓其成為我省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要體現“進”,能對我省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三是推進產業集群創新方式的全方位網絡化轉變。引導培育形成創新行為高度活躍、創新主體高度互動的創新型網絡組織,實現產業集群網絡化協同創新、群體性技術突破。
搶占價值鏈制高點。我省不少新興產業承接自沿海轉移產業,產業一定程度上存在高端空心失位、價值鏈低端鎖定等問題?!笆奈濉睍r期,我省要積極主動切入全球價值鏈高端,通過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研發專項,扶持一批重點產業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推進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價值鏈向上攀升,全面提升我省產業分工地位。要發揮好獨具江西特色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作用,摸清新興產業鏈現狀,深挖各鏈環節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通過補鏈強鏈延鏈不斷壯大我省新興產業鏈條,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發展、錯位發展”。此外,還需抓住高收入階段需求結構升級契機,積極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的新興業態,優先發展時尚創意、數字媒體、移動商務、智慧醫療、網絡教育等代表著更加智能、更好體驗未來生活的新興產業。
加大政策創新力度。緊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最新實踐探索,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金融、先行先試以及創新改革試驗示范機制上積極學習、借鑒和創新。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載體建設,尤其重視打造平臺、建設基地、搶抓項目,搭建完善的新興產業“塔型”科技創新體系。對接國家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家級大院大所,積極開展新興產業科技對外開放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出去”戰略。積極用好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試點政策紅利,不斷推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