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江西日報》理論版刊登熊紹員文章:加快構建江西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加快構建江西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熊紹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工信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國際競爭的焦點逐漸由單一技術創新轉向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的“六大突破、三大提升”中,把科技創新突破擺在了突出位置,重點強調“要加快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經過多年培育,從全國看,承載地方新興產業發展的各類創新園區和產業基地,已經充分表現出參與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再布局的能力。圍繞產業主體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正成為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一大趨勢。在江蘇、廣東等省的高新產業園區,一大批立足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區域發展的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創新中心、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等創新載體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強化?;钴S的產業技術創新環境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面對被進一步拉大差距的嚴峻挑戰,加快構建我省現代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區域創新綜合實力,引領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推動我省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
為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升級,我省從2018年開始在全省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工作。南昌市高新區智慧城市、萍鄉市湘東區產業園工業陶瓷、宜春市經開區鋰電新能源以及吉安市井岡山經開區通信終端等4個產業入選首批培育名單。2018年11月15日,我省與中科院正式簽署共建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簡稱中科院“江西中心”)協議,為我省建設集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公共服務、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為支持中科院“江西中心”建設,省委編辦批復同意省科學院設立“江西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我省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具備一定的基礎,企業在產業技術創新中也較為活躍,主體地位較為明顯。但各類創新平臺競爭力總體較弱,高端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缺乏,從事產業技術創新的高端人才尤為欠缺,與省外創新資源的聯系也不夠緊密。建議我省圍繞中科院“江西中心”,搭建中科院創新資源與江西省產業發展的橋梁,開放整合全球創新資源,統籌省內產業技術創新力量,建立全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瞄準產業前沿性、關鍵性、共性技術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區域產業技術創新分中心,形成“1+N”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輻射全省市縣和高新園區,加快人才、項目、服務、資金“四位一體”聯動,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持續培育新興業態和新的增長點,支撐我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1個牽引龍頭:把江西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中科院“江西中心”的實體運營機構,發揮龍頭牽引作用,鏈接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吸納省內優秀產業創新機構加盟,籌集設立研發投資引導基金,組織建設高端產業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遴選產業前沿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并組織研發團隊進行攻關,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落地,開展創新平臺與項目績效評估與考核。
N個區域分中心: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相互融合,依托省級以上高新園區,采取省、市、高新園區三方共建模式,一個區域布局一個產業技術創新分中心。成立獨立企業法人作為實體運作機構,設立研發聯合資金,協同布局共性技術創新平臺、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等創新實體。區域分中心圍繞我省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重點領域,開展重大產業技術攻關、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創新資源和要素整合、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產業技術擴散和企業孵化、產業創新投融資服務,積極推動相關創新政策先行先試,著力推動創新資源集聚、服務功能完善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批區域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核心引擎。
同時,要以市場為導向,鼓勵這些創新載體積極探索運行新的體制機制。
一是實行理事會管理制度。中科院“江西中心”和區域分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同時設立戰略咨詢委員會、技術委員會,承擔戰略發展決策咨詢、技術咨詢功能。
二是推行多元化法人和組織模式。支持企業法人實體研發機構的建設和加盟。區域分中心采取“聯盟+會員制”工作框架,形態上可以是聯合體或者共同體。鼓勵多元投資和多種機制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可以是和大院大所共建,也可以是和龍頭企業共建。
三是采用靈活的開放合作機制。推行科研項目經理制,針對產業前沿的關鍵和共性技術需求,在全球遴選國際一流領軍人才擔任研發項目經理,與地方園區對接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或研發公司。甄選頂尖人才和重大項目,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創新中心”。
四是建立市場化運營和激勵機制。推行合同科研制,建立由合同績效、縱向科研績效、衍生孵化企業績效等綜合計算的科研績效評價機制。建立研發投資引導基金,以市場化方式運作,重點關注產業技術研發階段資本化項目。推行研發團隊股權激勵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作者系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