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分院新進研究生與江西農業大學獼猴桃研究團隊在毛花獼猴桃果實富集抗壞血酸合成及再生循環途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在知名期刊《BMC 基因組學》(BMC Genomics)(影響因子3.594)上發表。分院陳璐為并列第一作者,江西農業大學徐小彪教授為通訊作者。
研究成果以“三種代謝途徑共同維持毛花獼猴桃果實高AsA含量(Three metabolic pathway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gh AsA content in kiwifruit (Actinidia eriantha))”為題,于2021年1月在線發表。
成果采用Transcriptome測序,篩選出毛花獼猴桃中抗壞血酸代謝關鍵候選基因,并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進行檢測與驗證分析,首次揭示了毛花獼猴桃果實富集抗壞血酸是通過以L-半乳糖途徑為主、D-半乳糖醛酸途徑為輔的抗壞血酸生物合成以及抗壞血酸再生循環途徑的方式共同維持。
附: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07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