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項目簡介
1、簡介概述:
本項目利用秸桿等生物質原料發酵生產高光學純度的手性乳酸,合成高光學純度的丙交酯,再通過丙交酯開環法制備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立體嵌段聚乳酸及立體復合聚乳酸,最后生產出各類可生物降解的聚合乳酸商業產品。并且形成一個從生物質原料-乳酸-丙交酯-聚合乳酸-商業產品的生物、化學循環產業鏈。
本項目自主擁有高光學純度L-乳酸生產技術知識產權,建立了100噸級高光學純度丙交酯中試生產線和100噸級聚乳酸中試生產線,并成功實現了紡絲和吹瓶級聚乳酸的生產,在國內首次實現立體復合乳酸紡長絲應用。另外,本項目在江西九江市擁有生產用地300多畝,正在進行年產量2000噸的乳酸生產線建設。
2、市場前景:
2013年,全球聚乳酸的市場消費量在12萬噸左右,而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日本已宣布2020年前交20%的石油基樹脂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我國有5000萬噸的塑料市場,若到2020年有10%采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即有500萬噸需求,聚乳酸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中性價比較高的種類,占據其中的20%是有可能的,那么到2020年,我國的聚合乳酸需求量可能達到100萬噸。
sc-PLA和sb-PLA耐熱性好,各項性能都接近于作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的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可廣泛用于汽車制造、電子電氣、儀表儀器、照明用具、家電、通訊等領域。近年來,由于相關產業的發展,PBT樹脂需求逐年增加,2009年中國PBT消費量達16萬噸,全球達70-80萬噸,如果替代10%,那么聚乳酸立體復合材料的國內市場就可達1萬噸以上,全球可達7萬噸以上。
3、項目負責人:印培民 聯系方式:139 7006 5058
印培民博士1965年出生于上海,1987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1998年獲日本岐阜大學生物工學博士學位?,F任江西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南昌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省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省醫藥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省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專家,省科技項目評估咨詢專家。
主要進行生物工程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其主持完成的L-胱氨酸生產提取工藝研究在1995年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主持完成的“高光學純度L—乳酸生產技術開發”項目不僅受到了省政府、省財政廳、省計委、省科技廳的經費資助,還同時獲得日方資助設備和資金,并成立了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建立了年產萬噸的高光純L-乳酸生產線。其主持完成的國家科技部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提前4個月完成中試并已通過省科技廳、省計委的鑒定驗收。該項科技成果屬國內領先水平,產品質量達國際先進水平。其主持研制的L—乳酸制造技術已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科技廳贛科字[2001]001號高新技術成果。
1999年被評為省直機關“十杰青年”,1999年被評為“省主要學科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0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年被評為全省十大新形象楷模,2003被評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3年作為江西科技界唯一的代表光榮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年被中央組織部等六部委授予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二、核心團隊
1、管理團隊
項目管理團隊的董事會主要由董事長、總經理、監事、副總經理、項目經理、銷售經理等組成。在董事會已作出企業重要戰略的前題下,作為企業核心管理團隊,執行董事會的各項戰略決策是其核心工作,主要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有效的組織,以實現董事會所制定的企業目標。
2、技術團隊
由印培民博士領銜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共12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60%),博士4人,碩士4人(碩博率約70%),引入博士3人,培養博士1人,碩士1人。并與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進行丙交酯和聚合乳酸的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