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2月20日),有關人員咨詢說,上饒市余干縣康山墾殖場插旗洲分場調查統計到白鶴數量達4300余只,創歷史新高。為了進一步驗證,12月21日和22日,江西省生態學會邀請北京林業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和江西省科學院的相關鳥類學專業人員對插旗洲、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五星墾殖場)以及新建區成新農場和朱港農場等地藕田、稻田進行了鶴類調查,統計到白鶴5880只,其中插旗洲和鯉魚洲兩地白鶴種群數量高達5710只。插旗洲連續2天調查平均值為4150只,鯉魚洲3次調查平均值為1560只,成新農場2天不完全調查的平均值為170只(有志愿者稱,12月上旬在成新農場調查統計到白鶴700余只),朱港農場白鶴數量稀少。
白鶴聚集插旗洲(圖/張榮峰)
據12月2日舉行的“2024年第二次中俄保護區線上國際交流活動”消息,聯合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秋季在白鶴繁殖地俄羅斯雅庫特地區監測到白鶴種群數量為6728只,為當時監測到的白鶴種群總數量最高紀錄;11月下旬在鄱陽湖區共監測到5042只白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66只。
據12月10日在“白鶴之鄉”永修縣召開“白鶴遷飛通道保護國際研討會暨白鶴東部種群保護項目十年總結大會”信息,國際鶴類基金會和國家鳥類環志中心有關專家在學術報告中分別披露,今年在俄羅期和我國2024年10月27日同步調查統計監測到白鶴種群數量為6985只和6956只。
按我國白鶴最新統計數據6956只,南昌鯉魚洲和上饒插旗洲兩地近日統計到白鶴數量達5710只計,則這兩處“候鳥食堂”白鶴種群數量占全國白鶴數量的82%,較11月在鄱陽湖區監測到5042只多了600余只。
高密度的珍稀瀕危越冬候鳥聚集農田,疾病傳播風險不容忽視,一旦發生禽流感或其他疫情,后果不堪設想。對此,建議加強禽流感等疾病的監測力度,科學管控“候鳥食堂”面積和布局。白鶴戀農田,何日回歸鄱陽湖天然濕地?期待加強鄱陽湖乃至長江中下游天然濕地生態修復,讓白鶴早日回歸自然。
文/戴年華(江西省生態學會/江西省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