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戴年華研究員和常務理事胡啟武教授等應邀參加省政協召開的月度協商會。
省政協召開今年第一次月度協商會,圍繞“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協商建言、獻計出力。省政協副主席陳俊卿、謝茹、尹建業、陳興超、于秀明,秘書長彭世東出席會議。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鄱陽湖“一湖清水”,事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事關現代化江西建設全局。要針對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中的突出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要進一步強化科學治理,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關系,統籌推進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著力鞏固提升生態資源優勢。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在控源頭、減總量、遏增量上精準發力,著力筑牢流域生態安全屏障。要進一步強化系統治理,推進“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標本兼治、綜合施策,著力提高整體保護修復水平。要進一步強化依法治理,完善法規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增強法治意識,著力健全生態環境法治體系。要進一步強化協同治理,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層層落實河湖長制,加強區域協作、上下聯動、部門協調,著力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要認真抓好協商成果運用,為建設造福人民幸福河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智慧和力量。部分省政協委員、專家和基層代表參加協商會并作發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和省林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協商會。
戴年華研究員和胡啟武教授于2月8日和19-20日,分別到省生態環境廳、南昌市進賢縣、南昌縣、新建區和上饒市余干縣、鄱陽縣就“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民主監督工作開展調研。調研組深入湖區飲用水源地、國家考核斷面、江豚及越冬候鳥棲息地、漁民“上岸”就業基地、聯誼聯防執法點等地,實地調研鄱陽湖水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禁捕退捕、防洪工程建設等情況,并就有關問題與當地相關人員深入溝通交流。調研組提交了“加強鄱陽湖水系江豚等水生物資源保護的建議”和“強化碟形湖保護修復、維護鄱陽湖生物多樣性”專題報告,并對“鄱陽湖明珠湖中湖保護與管理機制體制的建議”和“保護鄱陽湖生物多樣性、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家園”等報告提出了建議。
(江西省生態學會 張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