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走深走實,7月8日,中共中國生態學學會黨委、江西省生態學會黨支部和靖安縣科協黨支部在江西省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況鐘紀念館聯合開展清廉文化主題教育黨日活動。中國生態學學會秘書長鐘林生,江西省生態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年華和靖安縣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主席陳霖強,以及出席全國生態學會秘書長會議的黨員代表近40余人參加了活動。
本次黨建活動,黨員生態專家學者通過參觀學習,了解到況鐘為官清正、勤謹廉潔,且博識干練,深得朝廷器重,更得百姓愛戴。尤其蘇州任上,整飭吏治、減賦利民、秉公執法、兩袖清風,可謂造福一方,在民間留下了很好的政聲,被后世老百姓公認為是與包拯、海瑞齊名的中國古代三大清官之一。以況鐘為原型的昆曲《十五貫》,生動地展現了況鐘清官形象的一生,成為了教育子孫后代的教材;況鐘退思齋里“行一善民受一善,收一文不值一文”的對聯讓人印象深刻。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明代的清官能吏況鐘勤于政事、忠于職守、除奸革弊、為民辦事的廉政、勤政品格。
通過此次黨建活動,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生態專家學者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的行動自覺。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主題教育總要求,認真推進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堅守黨員初心,錘煉優良作風,為不斷開創新時代生態科技創新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撰稿:中共江西省生態學會黨支部
審核: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