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8時,周末生態調研組一行五人從南昌出發,經金溪湖大橋、鄱余高等級公路(鄱陽縣城——余干縣烏泥鎮)的鄱余特大橋(橋長12.566公里),來到鄱陽縣雙港鎮店前渡口,車過渡后經漢池湖大草洲直奔長山島。
鄱陽湖上曾經最大的專業漁村——長山島
長山群島位于鄱陽湖主湖區,在鄱陽縣的西南端,與都昌縣隔水相望,是西河和饒河入鄱陽湖的要道,曾經是景德鎮瓷器、安徽木材水上販運的必經此地。島東南有高程為14-16米的草洲數萬畝,洪水季節洲灘淹沒,可以通船;枯水季節水落灘出,可以通車,到達鄱陽縣城只需要一小時。島北是鄱陽湖的深水區,無論冬夏,水路都可以直接到達九江、南昌、鄱陽。長山群島包括獅子山、繡球山、烏龜山、卵子山、印山、對鼓山、座山、諸頭山、橫山以及下山等一系列小島。 長山島在北端,面積176.8公頃,湖岸線比較平直。下山島在南端,面積224.1公頃,湖岸線曲折,湖汊較多。整個群島水域面積4321公頃,最高峰為長山島上的尖峰頂,海拔141米,登高遠眺,鄱陽湖風景一覽無遺,盡受眼底。長山群島屬鄱陽縣雙港鎮長山村,有長山、下山兩個自然村組成,人口3000余人,全部為專業漁業捕撈人口。2020年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年禁漁”,長山漁民全部退捕轉業。
春天,洲灘草長,群鶯紛飛,花團錦簇,萬物都像嗷嗷待哺的幼獅,充滿著激情。夏季,豐水是湖,長山群島像鑲嵌在鄱陽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水倒映著山,山襯托著水,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令多少詩人情意未盡,令多少畫家留連忘返,令多少攝影家如癡如醉。禁漁前的秋天,千帆競發,萬網張開,鮮美的魚兒被運往天涯海角,成為天下的美味佳肴。冬季,水落灘出,島東南面茫茫草洲遼闊無邊,形成極具特色的江南草場風光;大量的越冬候鳥到此棲息,鶴、鸛、雁、鴨、鷺、鷸等數以萬計,鳴叫聲響徹百里之外,蔚為壯觀。
鄱陽湖東岸——白沙洲
鶴舞白沙,我心飛翔。2008年在鄱陽縣白沙洲,以內珠湖為主要依托建立了東鄱陽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總面積為36285.0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為35116.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6.8%。
行程時間關系,這次沒有再進行入東鄱陽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僅在車門村的漁民驛站作了短暫停留,還觀察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輸電鐵塔上筑巢繁殖的情況。
24-70mm鏡頭拍攝,示東方白鸛在輸電鐵塔上筑巢繁殖
鄱陽團林獅子山——棲都里
緊臨東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旁的鄱陽縣團林鄉獅子山——鄱湖灣棲都里,周末游客絡繹不絕。這里依(獅子)山傍(內珠)湖,空氣新鮮,景色宜人。各具特色的農家小院以及湖光山色等吸引著各地游人觀景賞花,休閑娛樂,成為當地休閑娛樂的打卡地,也是婚紗攝影的網紅點。
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旅游產業發展
一直在思考鄱陽湖區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旅游產業發展,
如何將江西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胸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目標,堅持保護優先、生態為民、科學利用,妥善處理好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加速高標準高質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全面拓展“兩山”轉換通道,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第三屆鄱陽湖觀鳥周今年的主場當由上饒市擔當,花落鄱陽湖東岸的鄱陽還是余干?東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有承接鄱陽湖觀鳥周主會場的硬件條件,而康山大堤插旗洲田園鶴谷有豐富的濕地景觀和越冬候鳥資源。
鄱陽的生態旅游產業啟步早,但發展并不順利,當時主要是受到了交通制約?,F在鄱余高等級公路開通了,給當地鄱陽湖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帶來利好,還需要加大宣傳、做強品牌,講好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鄱陽故事、打造濕地生態旅游典范,科技支撐永遠在路上。
【文、圖/戴年華(江西省生態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