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周末(1月30日),在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周華、理事王小玲等的帶領下,來自南昌外國語高新學校、南昌市雷式小學、南昌紅谷一小等學校的7位小朋友來到鄱陽湖畔鯉魚洲白鶴小鎮,參觀考察了江西鄱陽湖鯉鯽魚產卵場省級自然保護區(程家池、王羅湖)、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和鯉魚洲文化館,學習觀察了鄱陽湖濕地知識。
在贛江南支紅旗聯圩長湖子的稻田里,小朋友們觀察到了正在稻田中覓食的4只灰鶴和飛越的數十只灰鶴。在余干縣境內的程家池湖灘草洲上觀賞到了少量的白鶴、鴻雁、豆雁及小天鵝等越冬候鳥;在王羅湖淺水洼地及洲灘,有數千只雁鴨類、鸻鷸類、鷗類、鷺類、鶴類和鸛類在嬉戲取食;在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近距離觀察了在藕田取食的白鶴和小天鵝等水鳥的形態特征與生態行為。小朋友還走進鄱陽湖湖灘草洲,聽取了周華研究員講解濕地植物知識;在鯉魚洲文化館,館長楊衛兵向研學旅行團介紹了五星墾殖場的歷史與現狀,以及這片熱土與北大、清華背后的故事。
通過短短一天的研學活動,小朋友們對鄱陽湖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濕地植物與越冬水鳥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激發了對保護候鳥和生態環境的深厚興趣。
這次研學活動,還得到了國際鶴類基金會、南昌高新區鯉魚洲文化館的支持。
撰 稿:陸遠鴻
攝 影:陸遠鴻
編 輯:盧 萍
編 審: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