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及要聞
中共中央: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7月21日) 新華社21日受權全文播發《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習近平所作的《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其中提到,推進能源、鐵路、電信、水利、公用事業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健全監管體制機制。推進水、能源、交通等領域價格改革,優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7月23日) 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將新建及改擴建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標和方案作為節能審查重要內容,逐年提升新建數據中心項目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在具備穩定支撐電源和靈活調節能力的基礎上,引導新建數據中心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等協同布局,提升用電負荷調節匹配能力。鼓勵數據中心通過參與綠電綠證交易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鼓勵有關地區探索開展數據中心綠電直供。到 2025 年底,算力電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 80%。 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7月23日) 到2025年底,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行業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達到25%以上,再生鋁產量達到1150萬噸。通過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電解鋁行業2024-2025年形成節能量約25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650萬噸。到2030年底,電解鋁行業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明顯下降,可再生能源使用進一步提升,低溫鋁電解、新型連續陽極電解槽、惰性陽極鋁電解、再生鋁保級利用等節能降碳技術取得重要突破,高端鋁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4)》(7月23日) 預計下半年,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延續寬松態勢,但仍面臨地緣沖突、制裁與反制裁、極端天氣等諸多不確定性。國內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天然氣需求較快增長。預計2024年天然氣消費量4200億-42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7.7%;天然氣產量2460億立方米,增產持續超過100億立方米;中俄東線進口氣按達產計劃增供,LNG進口維持增長態勢。 地方政策及要聞 山西省能源局《推動綠電資源就地轉化助力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方案》(7月16日) 推動“重點行業+綠電”,助力存量產業節能降碳。以未來可能被納入碳市場范圍的鋼鐵、水泥、化工、電解鋁等行業為重點,通過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考核,建立高載能企業綠電強制消費機制,引導企業通過購買綠電或綠證的方式實施綠電消費替代,實現由高載能向“綠色載能”轉變,推動行業提質增效。 遼寧省沈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碳達峰試點(沈陽)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7月16日) 大力推進儲能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新型儲能裝備制造及配套關鍵核心部件制造企業集聚發展,打造千億產值“儲能之都”。加快構建新型電網。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優化電力輸送通道和農村電網網架結構,滿足分布式清潔能源并網需求。建設友好型“新能源+儲能”電站,鼓勵發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積極探索多能互補模式。探索離網制氫技術,謀劃建設離網儲能制氫試點。落實新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進一步擴大綠電和綠證交易規模。到2025年底,電能占終端用能的比重達到30%,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5%,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80萬千瓦。 四川巴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巴中市支持鈉電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公開征求意見稿)》(7月17日) 支持鈉電示范應用。支持在全市新增或者淘汰的公交車線路、客運班線、營運車輛等示范應用動力型鈉離子電池;支持在巴運營的共享單車采用鈉離子電池,由財政給予每輛車適當補助;支持市屬國有企業前瞻性布局工業側鈉電儲能示范項目以及商業化示范項目。支持巴中經開區建設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示范項目??h區新建新能源項目,原則上按照不低于裝機容量15%,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配置新型儲能,其中鈉離子電池不低于總容量的40%。對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建設成本高于鋰離子電池的部分給予補貼。 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分布式光伏發電財政補助項目的通知》(7月17日) 申報范圍包括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非居民用戶側儲能項目。申報要求項目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并網發電,其中非居民光伏和用戶側儲能項目須通過市相關部門組織的驗收。符合條件的各類投資主體需于7月31日前提出資金補助申請。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實施意見》(7月18日) 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應負責建立廢舊電池回收網絡,利用售后服務網絡回收廢舊電池,確保廢舊電池規范回收利用和安全處置。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溯源管理。大力推動廢舊動力電池殘值快速評估、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推動梯次利用產品質量認證。 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政府《國家碳達峰試點(大連)實施方案》(7月18日) 到2030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50萬千瓦以上。方案明確試點目標,到2030年,以多能融合為特征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構建。在“風、光、核、儲、氫”等多領域形成優勢和特色,在新能源汽車、氫能、化學儲能、風能裝備、光伏裝備、核能裝備、CCUS領域形成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產業鏈。 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算力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7月18日) 提升新建數據中心能效。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從源頭提高新建大型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持續開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推廣液冷等先進散熱技術,支持利用“源網荷儲”等新型電力系統模式,鼓勵企業探索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配套系統,促進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到2026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值降至1.25以下。 湖南電力交易中心《虛擬電廠參與湖南電力市場交易實施細則(試行)》(7月19日) 本細則所稱虛擬電廠包括虛擬電廠運營商及其聚合的可調節負荷、新型儲能、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等資源(以下簡稱“聚合資源”)?,F階段,虛擬電廠不得跨市州聚合資源,條件成熟后另行調整。虛擬電廠聚合資源應為電網調度機構調度范圍之外的資源。同一資源只能被一家虛擬電廠運營商聚合。虛擬電廠準入條件為:按照要求簽訂相關協議,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納入常態化管理??烧{節容量不小于10兆瓦,連續響應時間不低于1小時。 四川省發改委《關于四川電網電力用戶主動錯避峰負荷響應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7月19日) 國網四川電力負責計算主動錯避峰負荷響應費用,響應電價標準為0.3元/千瓦時,優先將四川電網尖峰電價增收資金等作為響應費用的資金來源,若資金不足則另行疏導。參與需求側市場化響應的電力用戶,不能同時參與主動錯避峰負荷響應。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7月21日) 內蒙古新型儲能制造先進制造業集群。以鄂爾多斯、包頭、通遼、赤峰為核心,以重點企業為龍頭,確立集群發展促進組織,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圍繞鋰電池生產設備、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石墨烯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等新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前瞻布局新一代儲能技術及裝備。重點引進儲能電池及配套、電池材料和回收等企業,不斷強鏈補鏈延鏈,打造鄂爾多斯、包頭、通遼、赤峰新型儲能電池產業、電池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系統及裝備生產、電池綜合利用等集聚區,建設培育自治區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倍增行動實施方案》(7月22日) 實施綠色能源低碳工程。加快白馬湖實驗室等高水平新型科研機構建設。大力推進海洋新材料、船舶制造產業綠色化轉型。推進高功率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等新型儲能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發展。推動風電裝備產業鏈提升,研發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機組,延伸發展超長低風速葉片、發電機等關鍵部件。重點突破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攻關發電機組水下密封、低流速啟動、冷卻等關鍵技術。培育壯大一批綠色能源領軍企業。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十四五”第三批光伏發電項目競爭性配置公告》(7月22日) 此批共9個光伏項目總規模合計1GW,其中明確提出,項目配套儲能不低于項目規模的10%,儲能時長不低于2小時,鼓勵選擇效率更高的集中式電網側儲能方式。儲能比例達不到最低要求的,不得參與本次競配。預計配套儲能規模將達100MW/200MWh。 云南省能源局《關于梳理報送集中共享新型儲能項目有關材料的通知》(7月23日) 本次報送項目鼓勵技術路線多元化,鼓勵各州(市)探索開展新型儲能各類技術路線的技術研究和試點應用。單個項目裝機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0萬千瓦,額定功率下連續放電時長不少于2小時。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廣東省抽水蓄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細則(征求意見稿)》(7月24日) 建立健全抽水蓄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機制,有序推進抽水蓄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建立健全抽水蓄能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機制,構建抽水蓄能電站價格形成機制,發揮中長期、現貨市場在電量電價形成中的作用,試點推動抽水蓄能作為獨立經營主體參與市場。對準入條件、注冊要求、中長期電能量交易、現貨電能量交易、日前出清、實時出清、市場定價、考核機制、交易結算等作出明確要求。 廣西壯族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印發2024年度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方案的通知》(7月24日) 列入本方案的項目須配建一定比例儲能設施或購買相應比例的共享儲能服務。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配置比例分別為裝機容量的20%、2小時和10%、2小時。列入2024年度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方案的項目共209個,裝機容量2644.5萬千瓦。 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7月24日) 推動超導儲能、液態金屬儲能、氫儲能等前沿技術突破,加強復合銅箔、碳納米管超級電容器、新型液流電池等先進儲能材料和產品研發,推進石墨烯界面納米閥等技術商業化,拓展儲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地鐵能量回饋、不間斷電源、電網調頻等領域的場景應用。 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若干措施》(7月24日) 支持西交大在儲能技術、人工智能、醫學攻關等領域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創新港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鏈條。支持西交大完善科教協同育人引才機制,三年內引進50名戰略科學家等高端人才;發揮電氣工程、動力工程等“雙一流”學科優勢,面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氫能及新型儲能、衛星應用、類人機器人等領域培養科技人才。 國際動態 GCube成立1億美元財團用于為全球儲能項目提供保險業務(7月16日) GCube Insurance 是一家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保險公司,該公司宣布成立一個新的財團,為全球的電池儲能提供保障。該公司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財團由六家倫敦勞合社集團組成,將向全球儲能開發商和資產所有者提供高達1億美元的“A級”保險承保能力。 羅馬尼亞計劃到2026年儲能裝機容量達到5GW(7月17日) 羅馬尼亞能源部長塞巴斯蒂安·布爾杜賈 (Sebastian Burduja) 宣布,羅馬尼亞為電池儲能裝機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2.5GW,到 2026年達到5GW。目前正在進行重大投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為拯救電池業務,韓國SK啟動大規模合并重組(7月17日) 韓國電池企業SK ON的母公司SK集團,已經批準SK Innovation與SK E&S兩家公司合并重組,以改善其運營收益。這也是SK集團20年來最大規模的重組,預計兩家合并以后將成為市值超106萬億韓元(770億美元)的能源企業,該公司總營收將達90萬億韓元,主要業務涵蓋煉油到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及儲能系統等。合并后的新公司將于11月1日上市。 美國能源部貸款辦公室將向波多黎各提供8.6億元貸款用于光伏配儲和儲能項目建設(7月18日) 美國能源部(DOE)貸款計劃辦公室(LPO)于宣布有條件承諾向Clean Flexible Energy, LLC提供高達8.613億美元的貸款擔保。這筆資金將用于在波多黎各建設兩個配備光伏配儲發電場和兩個獨立儲能項目。 英國Harmony Energy將建造法國最大儲能項目(7月21日) 英國能源開發商Harmony Energy將在法國建設一個100MW/200MWh儲能項目,這是法國最大的項目。Harmony表示,該公司將在法國西部南特圣納澤爾港的“Cheviré”項目中部署特斯拉Megapack儲能系統,這是法國首個大規模2小時系統。該項目還將利用特斯拉的Autobidder能源管理系統 (EMS) 平臺。 美國最大的光伏配儲項目Gemini在內華達州投入運營(7月21日) Primergy Solar和Quinbroo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內華達州克拉克縣的Gemini光伏配儲項目現已全面投入運營。該項目安裝18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可產生高達690兆瓦的電力,相當于內華達州峰值電力需求10%。兩家公司在新聞稿中表示,該項目還包含一個380MW/1400MWh儲能,可提供四小時的儲能,并補充說該項目為內華達州的經濟貢獻了約4.63億美元。 觀點 國際能源署:預計 2024 年全球電力需求將增長約4%,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明年將首超煤炭(7月19日)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電力年中更新》報告,全球電力需求正以近20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但太陽能有望滿足一半的需求增長。IEA預計,2024年全球電力需求將增長4%,為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包括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以及2021年新冠疫情引發需求崩潰后的異常反彈)。全球電力需求的強勁增長將持續到2025年,屆時增長率仍將達到4%左右。報告指出,全球電力需求飆升的原因包括天氣變熱以及經濟強勁增長等,尤其是中國、印度和美國。由于強勁的經濟活動和猛烈的熱浪,印度今年的電力需求預計將激增8%;由于服務業和包括清潔能源制造業在內的各個工業部門活動強勁,中國今年的電力需求增長率也將超過6%;美國電力需求預計今年將反彈3%,原因是經濟穩定增長、制冷需求上升以及數據中心行業的擴張。 供稿:緯景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