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省能源研究會

新能源和雙碳政策簡報(05.13-05.19)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4-05-20    瀏覽:4058
【字體:
國家政策及要聞


01

國家發改委《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5月14日)

國家發改委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0號),宣布《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已審議通過,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2005年10月13日發布的《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原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 10 號)同時廢止。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規則》全文共分為11章、45條,主要作了以下調整完善:

一是修改規章名稱。將規章名稱由《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改為《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與《電力監管條例》相關表述保持一致。

二是調整有關市場范圍、運營機構、交易主體表述,完善市場成員、市場交易類型相關表述。例如,《規則》明確,電力市場成員包括經營主體、電力市場運營機構(電力交易機構、電力調度機構)和提供輸配電服務的電網企業等。明確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要求,電力交易機構負責建立市場注冊制度,負責注冊管理、注冊審核公布及報送政府部門備案等工作;交易主體進入或退出電力市場需辦理注冊或注銷手續,嚴格執行市場規則。

三是完善電能量、輔助服務交易等定義和交易方式。根據交易周期將電能量交易分為電力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包括調頻、備用和調峰等有償電力輔助服務。電能量交易可通過雙邊交易和集中交易方式開展,具備條件的輔助服務采用市場競爭方式確定提供者。

四是細化風險防控相關要求。電力監管機構根據市場運作和系統安全需要,制定電力市場暫停、中止、恢復等干預規則,規定電力市場干預措施實施條件和相關處理方法。電力市場運營機構按照“誰運營、誰防范,誰運營、誰監控”的原則,履行市場監控和風險防控責任,對市場依規開展監測。





地方政策及要聞


01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關于發布廣東電力市場配套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的通知》(5月7日)

具體配套細則包括:《廣東電力市場現貨電能量交易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廣東電力市場中長期電能量交易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廣東電力現貨市場結算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廣東電力市場信息披露管理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以上交易細則,規定了廣東電力市場現貨市場、中長期市場的組織、出清、定價、結算等各個環節的操作細節,獨立儲能可“報量報價”或“保量不報價”參與電力現貨市場電能量交易。

02
甘肅省蘭州市發改委《關于開展蘭州市“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項目競爭配置工作的通知》(5月8日)
申報項目需按裝機容量配套不低于10%、2小時的儲能設施。儲能系統滿足10年(5000次循環)以上工作壽命,系統容量10年衰減率不得超過20%標準進行建設,且需與發電項目同步投運。按照10%、2小時配套的,得8分;高于10%、2小時的,得10分。

03
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能源局關于組織申報虛擬電廠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5月8日)

儲能資源應為省內電源側、用戶側各類分布式儲能設施;可調節負荷側資源應為具有省內獨立電力營銷戶號,具備可調節能力并可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電力用戶,重點聚合商業樓宇、充換電設施、基站、空調、集中式供冷供熱、數據中心及非專線工業用戶等尚未安裝負控終端的快速可調節負荷資源。單個虛擬電廠的調節容量原則上不低于5000千瓦,參與需求響應持續時長不低于1小時,響應時間達到秒級、分鐘級或小時級,調節速率不低于(調節容量*3%)/分鐘,以每15分鐘為一個時段計算的調節偏差率不超過±15%。


04
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國家碳達峰試點(蘇州工業園區)實施方案》(5月9日)
“十四五”期間,園區產業結構優化取得明顯成效,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節能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制造業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笆逦濉逼陂g,園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建立,制造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碳排放“雙控”制度初步建立。到2030年,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如期實現碳達峰,為實現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05
甘肅省張掖市發改委《張掖市“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建設指標配置方案》(5月10日)

明確張掖市“十四五”第三批風光電項目指標規模達到190萬千瓦(1.9GW),并且落實15%/4小時的儲能配置要求,即配置儲能規模達285MW/1140MWh。配套儲能不計入新增報裝用電負荷。


06

廣東省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5月10日)

到2025年,深圳氫能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碳紙、催化劑、制氫設備、儲氫裝置等關鍵零部件和裝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制儲輸加用市場機制、標準體系和管理機制更加健全,市場化示范推廣一批燃料電池車輛,建設加氫站不超過5座,建設創新載體不少于15家,推動深圳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氫能領域國際國內標準不少于20項,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07

福建省發改委《福建省電力負荷管理實施細則》(5月11日)

鼓勵推廣新型儲能、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空調負荷等主體參與需求響應,積極拓寬需求響應主體范圍。支持各類電力需求側管理服務機構整合優化可調節負荷、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等需求側資源,以負荷聚合商或虛擬電廠等形式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電能量交易,創新用電服務模式。序用電方案實施期間,擁有儲能設備的用戶應優化充放電策略,提高頂峰放電能力。有序用電方案涉及的用戶應按照調控指標,規范剛性執行。支持用戶側儲能安全發展,加強計量管理,實現應采盡采。建立并完善與電力市場銜接的需求響應價格機制。根據“誰提供、誰獲利,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需求響應補貼資金從尖峰電價損益中列支;無尖峰電價損益時或損益不足以覆蓋需求響應補貼時,補貼資金納入系統運行費用,由需求響應實施月份的工商業用戶按當月用電量比例分攤。支持符合要求的需求響應主體參與容量市場交易或納入容量補償范圍。

08

福建省發改委《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光伏電站開發建設方案項目申報的通知》(5月13日)

鼓勵申報項目同步配套建設不小于項目規模10%(時長不低于2小時)的電化學儲能設施。項目申報范圍為漁光互補、海上光伏、水面光伏、屋頂光伏四類,文件要求:申報單位承諾,按建設規模自愿配套建設(規模/時長)的電化學儲能設施,儲能設施與光伏電站項目工期匹配、規模匹配、同步建成、同步并網。


09

山東省人民政府《“十大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十強產業”行動計劃(2024—2025年)》《“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2024—2025年)》(5月11日)

多元化規?;l展儲能。大力實施電化學儲能百萬千瓦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壓縮空氣儲能建設,加強全釩液流電池、熔鹽儲熱等新技術應用,開展“云儲能”建設試點,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規?;l展。建成投用中核寒亭、京能榮成電化學儲能、中儲國能30萬千瓦泰安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開工建設中國能建35萬千瓦、中國電建2×30萬千瓦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2024年,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2025年達到600萬千瓦以上。


10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24年重慶市電力需求響應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5月11日)

參與主體包括電網企業和電網企業經營區范圍內的電力用戶、虛擬電廠,按照本方案開展需求響應、削峰移峰。鼓勵集團用戶組織下屬單位協同參與需求響應,產業鏈“鏈主”企業組織引導本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參與削峰移峰。負荷資源庫由參與成員與電網企業簽約形成,鼓勵全市廣大電力用戶、虛擬電廠自愿簽約參與需求響應。需求響應按照“年度簽約”的模式組織開展。電力用戶、虛擬電廠可選擇實時需求響應、約定需求響應、提前告知型需求響應、定向需求響應四種方式。需求響應補貼基準價格為25元/千瓦/次。

11

河南省駐馬店市發改委《關于下達2024年第一批新型共享儲能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5月13日)

明確2024年第一批新型共享儲能電站共3個項目,總規模700MW/1400MWh,技術類型均為磷酸鐵鋰。項目分為位于驛城區、正陽縣、新蔡縣,總投資24.5億元。其中一期建設總規模為400MW/800MWh。

12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國家碳達峰試點(湘潭)實施方案》(5月13日)

到2025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試點建設的示范引領作用逐步顯現,為國家重工業結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可借鑒經驗;到2030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成效,能效水平獲得大幅提升,戰略性低碳新興產業格局基本形成,試點建設的創新舉措和改革經驗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為如期實現碳達峰、加快推進碳中和,貢獻湘潭力量,提供“湘潭樣板”。


13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內蒙古自治區鋰產業發展指導意見》(5月15日)

到2025年,初步構建內蒙古全區鋰產業鏈, 鋰精礦產能達到5萬噸/年(折碳酸鋰當量),磷酸鐵鋰正極材料52萬噸/年,負極材料176.4萬噸/年,電解液3萬噸/ 年,隔膜15億平方米/年,電池29GWh/年,鋰產業鏈產值達到700億元。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鋰產業生態,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智能化綠色化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建成國家重要的鋰產業基地,鋰產業鏈產值突破2000億元。




國際動態


01

美國宣布對中國儲能電池、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等加征關稅(5月14日)

美國時間5月1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301調查四周年審查報告,并發表對中國301關稅行動發表聲明。根據關稅調整方案,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進口的鋰電池、電動汽車、光伏電池組件,以及天然石墨、鋼鐵鋁材料等加征關稅,這些關稅將在未來三年內分階段實施。其中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高達100%,動力電池和電力儲能電池加征關稅稅率從當前的7.5%調整為25%。


02

澳大利亞政府未來10年將投資227億澳元,加碼支持可再生能源行業(5月14日)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5月14日公布阿爾巴尼斯政府的第三份聯邦預算案。預算案中包括未來10年投資227億澳元(約合150億美元)的“澳大利亞未來制造”計劃(Future Made in Australia),該計劃旨在吸引對關鍵產業的投資,并將澳大利亞打造成可再生能源超級大國。

03

電池儲能首次在晚間高峰時段內成為加州電網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4月16日)

4月16日,電池儲能首次在晚間高峰時段內成為加州電網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加州目前累計擁有10,379MW的電池儲能容量。當天18點55分至21點05分,電池成為單一最大電源,這種情況總共維持了130分鐘。其中,當天晚上8點10分,創紀錄的6,177MW電力從電池儲能系統(BESS)資源中輸送到加州獨立系統運營商(CAISO)電網,超過了可再生能源(4,603MW)、天然氣(5,121MW)、大型水力發電(4,353MW)和能源進口(3,936MW)四大電力來源的即時發電。




觀  點


01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要著重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近日)
在第二屆中原“雙碳”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在報告中指出,要著重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要根據最新的實踐和研究來認識,這是我國能源轉型的基礎性認識。中東部的能源利用要確立“身邊取”加“遠方來”的思想,東部的能源完全依靠“西電東送”的想法需要調整。長遠的能源安全就是實現“雙碳”目標,是國家的目標也是全球大勢。

02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儲能技術上需要盡快實現突破,這是目前面臨的較大挑戰(5月15日)
技術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撐,目前碳中和所需的技術中,進入商業化應用的尚不足一半,要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深挖技術潛力,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03
全球能源智庫Ember:2023年或將成為電力行業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的標志性轉折點(5月8日)

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量中的占比首次超過30%,全球近40%的電力來自包括核能在內的低碳能源;得益于此,全球發電的二氧化碳強度創下歷史新低,比2007年的峰值低12%。報告認為,2023年或將成為電力行業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的標志性轉折點。

供稿:緯景儲能政策研究院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