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西省能源研究會

新能源和雙碳政策簡報(04.22-04.28)

來源:原創    更新時間:2024-04-28    瀏覽:4129
【字體:
國家政策及要聞


01

國家能源局批準制定的行業標準《電力系統新型儲能電站規劃設計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發布(4月20日)

該標準對于儲能各類應用場景的容量分析、設備選型、布局選址與系統接入給予了系統性指導。在設備選型方面指出:區分≤4小時、4-8小時儲能時長,前者推薦電化學儲能,后者根據建設進度要求推薦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應用于轉動慣量需求或穩定支撐需求時,宜采用壓縮空氣儲能。


02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4月25日)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針對太陽能、風電、水電、核電等能源產業生產、建設和運營期間的風險特性,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險保障。探索推進新型儲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領域的保險創新,覆蓋研發、制造、運維等關鍵環節風險。通過保險機制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風險解決方案。為傳統能源綠色升級改造提供保險保障。




地方政策及要聞


01

湖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州市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4月15日)

按照為全國資源稟賦條件一般、產業結構需加快轉型的城市探索碳達峰“湖州模式”的試點思路。
主要任務:
聚焦模式創新,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多元場景的綠色儲能基地。積極推動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新型儲能發展。重點結合工業園區、重點用能企業、商業綜合體、美麗鄉村等場景,因地制宜布局一批“源網荷儲”分布式零碳智慧電廠項目。到2025、2030年,力爭全市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40萬千瓦以上、500萬千瓦以上。
打造堅強智能電網。以提升電網高承載力、高自愈力,支撐大規模新能源接入為目標,推進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高效協同,打造源網荷儲統籌協調一體化發展示范。加快建設堅強主干電網,優化網架結構,加快推進500千伏長興輸變電工程建設。
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示范。因地制宜推進源網荷儲等各要素深度融合,有力支撐智能靈活調節、安全保障有力、供需實時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02
北京經信局《北京市促進制造業和信息軟件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若干措施》(4月16日)
推動企業園區綠色低碳改造提升。在支持制造業企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上,鼓勵企業開展節能、節水、節材、降碳技術改造,深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潛力,適度配建儲能設施。其中,對符合要求的節能改造項目,按照項目節能量給予不超過1200元/噸標準煤的資金獎勵,且獎勵金額不超過納入獎勵范圍的項目總投資的25%;對符合要求的其他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給予不超過納入獎勵范圍的項目總投資25%的獎勵資金。單個項目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03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材料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4月18日)

明確3大重點任務共10條具體措施,其中3大重點任務包括: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強化創新驅動,促進產業技術降碳;推行綠色生產,壯大綠色制造體系。10條具體措施包括:促進替代燃料利用,加快清潔綠色能源應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加速前沿低碳技術研發,加強節能降碳材料研發推廣,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力度,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升清潔生產水平,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有序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04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關于推進廣東省信息通信行業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的通知》(4月19日)
貫徹新發展理念,結合信息基礎設施點多面廣、用電穩定、用電量大等特點,充分利用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獨特優勢建設新型儲能電站,培育一批用戶側儲能示范項目。依托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建設“荷儲一體”的資源聚合調度平臺,提高信息基礎設施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跨行業業務融合和資源聚合。

05
吉林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關于促進吉林省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評估的通知(4月19日)

要加快“綠電+”新興產業培育方面。評估各地算力和綠色電力“雙力一體化”、新型儲能等項目謀劃情況、建設情況、運行情況和綠色低碳消費市場建設情況,系統梳理各地企業參與碳排放、綠電、綠證交易情況。


06

河北省發改委《河北省開發區分布式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推進方案(征求意見稿)》(4月22日)

主要目標:

2024年,啟動一批具有豐富工商業屋頂、閑散空地資源和較好電力消納能力的開發區,開展分布式新能源建設試點,力爭新增屋頂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裝機100萬千瓦以上,創新示范工程30個;

2025年,在第一批試點基礎上,總結經驗,再次啟動一批試點,力爭新增屋頂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裝機200萬千瓦以上,創新示范工程60個;

2026年,全面推進全省剩余省級以上開發區分布式新能源建設,力爭到2030年覆蓋率達到90%以上。

07

內蒙古能源局、工信廳《關于明確參與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力交易企業認定流程的通知》(4月22日)

目前申報范圍包括光伏新材料及應用、稀土新材料、電供熱、充換電設施、數據中心、5G基站、半導體材料、儲能電池、先進化工材料、先進碳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先進硅材料12個行業的用電企業。

08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福建省雙邊電力現貨市場深化建設方案(試行)》公開征求意見(4月23日)

經營主體包括各類型發電企業、電力用戶(含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售電公司和新型經營主體。有序推動火電、核電、新能源、抽蓄等常規電源,以及新型儲能、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等新型市場經營主體參與現貨市場交易。發電側主體根據電源品種類別及市場發展情況,采用報量報價、報量不報價、不報量不報價等多種方式參與現貨市場。用戶側主體暫作為現貨市場價格接受者,以不報量不報價方式參與;具備條件后,逐步向報量不報價、報量報價方式轉變。


09

江蘇宿遷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4年電力負荷管理工作的通知》(4月22日)

市區及三縣迎峰度夏前應形成不低于地區預計今夏最大用電負荷5%的需求響應能力。當出現電力供應缺口時,優先通過市場化需求響應方式緩解供需矛盾。需求響應分為約定需求響應、緊急避峰、快上快下(實時需求響應)三種類型。鼓勵各縣區(功能區)政府在約定需求地方補貼的基礎上,出臺“容量補貼+響應補貼”兩部制電價補貼政策,提升全市快上快下實時需求響應能力。


10

江蘇發改委《江蘇省電力需求響應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4月23日)

需求響應參與主體包括電力用戶、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等。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視為單個用戶參與響應,負荷聚合商與電力用戶的補貼分享比例根據雙方貢獻由雙方市場化協商確定。需求響應實施補貼標準。其中0.5-1小時的,度電補貼最高,為4.8元/kWh。0.5小時以下的實時需求響應,既有度電補貼2.4元/kWh又有容量補貼10元/kW。

11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江蘇?。ń┝闾籍a業園建設指南(暫行)》(4月23日)

支持新型儲能應用推廣。鼓勵在電網、電源及用戶側配置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與新型儲能協調發展,提升園區的新能源就地并網消納能力,支持多元化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推廣。

推進園區微電網建設。推動微電網與主網協同發展,加快園區微電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推動新能源、負荷和儲能合理接入微電網,通過主網、配網、微電網協同運行與分層分級控制,促進園區新能源、負荷、儲能的聚合和調控。

積極探索氫能開發應用。因地制宜發展風光儲氫項目,豐富綠電制氫、燃氣摻氫燃燒、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應用場景,推動研究氫能和新能源多能互補應用,探索油電氣氫一體化電站示范建設。

12
山東能源監管辦《山東電力市場規則(試行)》(4月24日)
2024年5月1日起執行。其中,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及出清模式、新型經營主體報量報價參與市場、市場力監測等相關條款待技術支持系統功能完善后執行,正式執行時間原則上不晚于2024年7月1日。過渡期間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交易組織及調頻輔助服務費用結算暫按原市場規則執行,調頻輔助服務費用包含調頻服務費用和調頻機會成本費用。

13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蚌埠市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4)》(4月24日)

在“深入開展能源投資專項行動”中提到了推進五河源網荷儲一體化基地建設,推進總規模為779MW/1558MW·h的在建儲能電站項目盡快建成并網:

深入開展能源投資專項行動。加快推進五河源網荷儲一體化基地、固鎮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儲能電站建設,鼓勵電網側、用戶側因地制宜配套儲能設施,推進150MW風電配套39MW/78MW·h儲能、風光儲一體化項目配套540MW/1080MW·h儲能、五河200MW/400MW·h共享儲能電站等在建儲能電站項目盡快建成并網。積極謀劃風電鄉村振興工程項目建設。落實國家關于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工作要求,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高煤電機組清潔高效靈活水平,計劃分別于2024年、2025年完成1號、2號機組靈活性改造。力爭2024年完成實物工作量40億元。

另外在“深入開展制造業投資專項行動”中提到:新能源產業集群實施高性能鋰電池濕法隔膜、7GW/h儲能電池電芯制造及3GW/h儲能系統集成等項目。

14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甘肅省能源局《甘肅省新能源建設指標分配辦法(試行)》《甘肅省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評價辦法(試行)》(4月25日)

此次下達第三批風光電項目建設總規模2193萬千瓦,原則上于2025年底前建成投運。從各市的規模來看,酒泉、天水、武威、蘭州、慶陽的規模較大,均超過或者接近2GW。

15

南方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新型儲能調度運行規則(試行)》(4月25日)

允許獨立共享儲能電站與新能源發電企業合理租賃容量,同時仍可作為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參與南網區域各類電力市場品種;允許新能源配建儲能根據是否滿足調度直控條件,自由選擇獨立或聯合參與電力市場品種。


16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4月25日)

試行重大節假日深谷電價。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具體時間以國家公布為準)12:00—14:00設置為深谷時段,電價在平段電價基礎上下浮60%。


17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近日)

從打造全球領先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建設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培育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企業、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等五方面部署了重點任務,將中關村打造成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躍升的主陣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突破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切實支撐科技強國和制造強國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方案提出,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推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新型儲能等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研發創新高地。以液氫重卡為引領,支持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完善氫能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加速氫能產業鏈整體提升。推進新型儲能技術提升,支持開展高安全長壽命電池技術研究。推動先進可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技術創新,促進能源技術成果轉化,強化綠色智慧能源技術國際合作。




國際動態


01

智利落成拉美最大儲能系統(4月17日)

法國Engie集團位于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區María Elena市的BESS Coya園區正式落成,是當前拉美規模最大的儲能系統。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39兆瓦,儲能容量638兆瓦,使用電池儲能系統技術(BESS),存儲同為集團旗下的Coya PV光伏電站電力能源。該套裝置由232個集裝箱組成,其中平均分布有58個逆變器,年均發電量200吉瓦時,供電時長5小時,可為10萬個家庭提供綠色能源,每年可減少排放65642噸二氧化碳。

02

南非推出儲能容量為1.14GW·h的光儲融合項目(4月19日)

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Scatec于4月18日正式推出其位于南非北開普省的540兆瓦光儲融合項目。該項目由三個子項目組成,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為540兆瓦,電池裝機容量為225兆瓦,儲能容量為1.14吉瓦時。該項目占地面積為879公頃(超過1500個足球場),由10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及456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與集裝箱大小相當,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太陽能和電池設施之一。

03

美國能源部發布首個路線圖,以加速將更多清潔能源項目連接到國家電網(4月22日)

華盛頓特區——美國能源部 (DOE) 發布了一份新的路線圖,概述了加快清潔能源與國家輸電網互連的解決方案,并清理現有積壓的太陽能、風能和電池項目。輸電互連路線圖由能源部互連創新 e-Xchange (i2X) 開發,為輸電提供商、互連客戶、州機構、聯邦監管機構、輸電所有者、負載服務實體 (LSE)、設備制造商、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公平和能源正義社區、倡導團體、顧問和研究界,其中包括能源部。該路線圖設定了到2030年改善互聯的積極成功目標,并概述了將改進將更多清潔能源項目連接到可靠電網的流程的工具,同時幫助實現拜登-哈里斯政府到2035年100%清潔電力的目標。

04

美國能源部為3個長時儲能項目提供1500萬美元資助(4月22日)

美國能源部日前宣布,將向三個長時儲能項目提供約1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以助力這些機構和組織推進關鍵技術的發展。這一舉措標志著美國在儲能領域的研發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旨在實現到2030年將長時儲能項目的電力成本降至0.05美元/千瓦時的目標。

05

歐洲議會通過歐盟電力市場改革法案,瞄準穩電價(4月22日)

該法案將穩定電力市場和保護普通消費者置于首要位置,并在此基礎之上推動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規模部署,同時建立了新的市場機制以緩解能源危機。

06

荷蘭撥款1億歐元補貼電池儲能(4月23日)

荷蘭政府已撥款1億歐元(1.067億美元),用于補貼與光伏項目同步部署的電池儲能項目。該筆資金是去年為緩解電網擁堵而宣布的4.16億歐元補貼計劃的一部分。荷蘭當局已撥款1億歐元,用于明年為太陽能項目部署電池儲能系統,努力解決電力靈活性不足和電網限制的問題。即將離任的氣候和能源政策部長Rob Jetten本周在提交《2024年春季備忘錄》時宣布,該補貼計劃是荷蘭“2025年多年計劃氣候基金”的一部分。它包含了政府打算在未來幾年內支持的項目。該計劃擬從2025年1月1日開始實施,并于2034年結束。


07

Giga Storage公司部署歐洲最大電池儲能項目獲批(4月25日)

據外媒報道,總部位于荷蘭的儲能系統開發商Giga Storage公司日前獲得在比利時部署一個600MW/2400MW·h電池儲能系統的許可。該項目的名稱Giga Green Turtle。獲得許可表明這個歐洲規模最大電池儲能目的融資能夠得到安排。該項目預計于2025年開工建設,預計于2028年完工。Giga Storage公司表示,該項目將在比利時和歐洲的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觀  點


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遵循規律發展新型儲能(4月10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第36屆主席舒印彪在“第12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 2024)”上表示:“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電力系統保持實時連續可靠供電的技術要求不會改變。因此,新型電力系統離不開新型儲能強有力的支撐。我們要遵循電力系統運行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適應系統不同發展階段和運行場景的需求,分步驟差異化發展新型儲能,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舒印彪認為,新型儲能是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的重要技術手段。在電源側,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頻率電壓支撐能力和涉網安全性能。在電網側,發揮調頻、調峰等多種功能,增強系統供電保障能力。在負荷側,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供電可靠性和用戶側靈活調節能力。如何科學發展新型儲能,舒印彪認為,聚焦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求,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優化調度運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突破長時儲能關鍵技術,加快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更好發揮新型儲能支撐保障作用。

02
IEA等發布《碳信用對促進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的作用》報告(4月16日)
國際能源署IEA和GenZero綠色投資公司聯合發布《碳信用對促進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的作用》報告。該報告探討了高質量碳信用在加速低碳氫、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直接空氣捕獲等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要點內容如下:
1)為了符合IEA設定的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并限制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在1.5°C以內,必須大規模且迅速擴大清潔能源技術的部署。
2)清潔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依賴于早期的部署和投資。2023年,低排放氫氣、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直接空氣捕獲的投資額為90億美元。
3)為了實現所需的投資規模,政府需采取一系列補充政策并引入創新的融資機制。
4)高質量碳信用有助于吸引私人投資為低排放氫、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直接空氣捕獲技術提供資金,這在尚未建立碳定價機制的司法管轄區尤為重要。
5)碳信用市場已采取相關措施解決供需兩側面臨的挑戰。
6)在適當的保障措施下,可以通過低排放氫氣、可持續航空燃料和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生成高質量的碳信用。


供稿:緯景儲能政策研究院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_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_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_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