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主辦,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南昌工程學院、江西省林業廳林業科技推廣總站共同承辦的“2017鵝掌楸與香樟種質資源及其創新利用國際培訓班”在南昌成功開班。江西省科技廳副巡視員賀志勝,國際合作處處長鄢幫有,江西省科學院院長王曉鴻,南昌工程學院校長金志農和江西省林業廳胡加林處長等出席開班式并致辭。
本次培訓班是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由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申報,經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立項資助的發展中國家國際培訓班。承辦單位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主要從事生物資源的研究與開發?,F有植物遺傳育種、健康養殖與動物營養、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三個主要學科領域,其中植物遺傳育種為江西省重點學科和團隊,在鵝掌楸和樟樹研究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在種質資源、良種選育、造林技術以及生根、耐澇、干形基因克隆等關鍵技術和應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國內外最大的鵝掌楸和樟樹種質資源庫,選育出多個優良品系,其中,鵝掌楸研究成果于2016年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班是江西省科學院首次舉辦的國際培訓班,主要以鵝掌楸和樟樹的種質資源及良種選育、繁育與造林技術、加工利用以及相關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為主要內容,對來自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尼日利亞等7個發展中國家的14名科技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擴大了我院的國際影響,促進了我院乃至我省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并為下一步“走出去、請進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